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春风不料峭 > 第1章 新生

第1章 新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少第一次听到温妙名字的人,都会惊叹一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块还挺好听的”。也有不少仅凭名字就跟温妙客套的人会对她说:“你肯定是个富足家庭里的独生女。”

很可惜,温妙并不是所谓的有钱人家里备受宠爱的独女。甚至于,她的父母常年不在她的身边。

温妙跟着乡下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他们身边受到了很多的爱,但也难敌她对父母的思念。

她以为父母没有把她带在身边,是因为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大,父母怕无法照顾好她。

直到那年春节,三两年不曾回过家乡的父母终于归家来过节。温妙在村门口候着,她认不出来父母的车了,因为那年父母离开家乡,她还没有什么记忆。

她从午间等到傍晚,后来是爷爷奶奶出来牵着她回家,她才知道不久前从她身侧过的那辆车,里面坐着的原来就是她的爸妈。

哦,还有一个说话尚不利索的小男孩。

父母对她说,这是她的弟弟。

温妙有些呆呆的,那一年大年夜,他们一家人吃了饭,爸妈全程围着弟弟,对他笑得和蔼。

后半夜,弟弟突然高烧,爸妈带着他急匆匆地回了城里。温妙起床时,院子里的车连同着父母一家,早不见了。他们走得很干净,好像除夕夜的他们是从来没有出现过。

她问爷爷奶奶为什么爸妈带着弟弟在身边,却不能带着她一起。

爷爷奶奶也回答不上来,只是安慰她弟弟小,等妙妙大了,就可以去城里找爸妈。

后来,爷爷奶奶相继离世,温妙的童年结束在五年级那个夏天——她被接到了城里,在那间她是多余的房子里生活到学生时代的结束。

期间,她才知道,原来父母为她取“妙”字,不是看中这一字的寓意有多好或是与“温”姓有多么般配,而是看准了“妙”为“女少”。

女少了,他们才能有一个儿子。

他们如愿以偿,温妙却从开朗的姑娘成了小心翼翼又拧巴的一个。

不过倒也无妨,毕竟别人只当她是全天下最懂事的孩子,因为她从不会张嘴说要些什么,父母自然而然就把她放到了角落,更是一心一意围着弟弟转了。

温妙的谨小慎微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又跳出来,让她不敢反抗父母要她在第一志愿填上临床医学。她只敢在父母翻看着志愿书时小声呢喃,说想学中医。

父母自然是没听见的,温妙也自然是没敢反抗的。

所以她以全省状元的身份入了最高学府的医学院,读了个本硕博连读的临床医学。

大概是大学期间,她终于确认了父母真的不太在意她,养她也是为了个义务,她才渐渐断了对父母的幻想和对美满家庭的渴望。

她又埋头苦读了八年,始终保持靠前的绩点,加入了学院内知名教授的实验室,也发表了好几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在余的时间里还自学了不少中医学知识。

温妙一直是系里被人所熟知的那个名字。

毕业的那一天,爸妈忙着参加弟弟的婚礼,全家人没有一个记得她的毕业典礼。她只好给自己买了束花,在校园一处她常坐的长椅上坐了很久,看眼前和和美美的家庭来来往往。

耳机里放着沉郁的歌曲,她的舍友与她打招呼,但很快就转身奔向了她的家人而离开。

温妙闻着手里的花香,对自己说:“温妙,毕业快乐。”

她留在了学校所在的城市实习,科室实习生的稀缺,医院病人的不曾减少,让她时常被迫加班,两班倒还要在手术室打下手站上几个小时,没有休息,没有进食。

这一次的手术是在夜里,很突然的一个急诊,被调到夜班的她也跟着入了手术室。

病人的情况很危急,手术室的医生忙活到天色上了白。

下午两点就来交班的温妙在前一天也并没有休息好,这一星期来,她每天睡得不超过五个小时。

病人被送到病房,她从手术室出来,整个人都有些飘然,好像踩在云上。

她撑着墙,这会才想起来自己晚上忘了吃饭。

有同事来问她要不要先应急喝些葡萄糖水。

温妙想起之前有医生因为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手术后过于口渴,开了葡萄糖水喝而被骂上了互联网的热搜。她想自己肯定是受不住别人的谩骂的,所以就摆摆手,说自己过去喝些水就好。

她的确以为自己喝些水就好了,但是她还没借着墙壁上安的扶手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她就两眼发黑地倒到了地上。

没事的温妙,你会醒的。

她好像很模糊地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然后就昏死了。

好不容易再睁开眼,意识回笼后,入目的却不是医院那面纯白的天花板,而是一个木色的屋顶,躲在白色的帐幔后头。

扭头看了看四周,竟然是清一色的木制家具,并且是她完全没有印象的地方。

床上的人有些奇怪,起身的瞬间忽觉身子有些乏力,各个部位用起来都带着些许陌生,倒好像这不是她自己的身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