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之后,顾维朗看着枢密院总领所的大门,瞥了一眼穆晴:“这便是陛下要带臣来的地方?”
穆晴拉着他的胳膊:“进来,你会喜欢的。”
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总领所自己一独占了一个大院子,比其他几个司加起来的地方都大得多,这是穆晴特批给童瑾的。
此时童瑾跟工匠一般穿着褐色粗布衣裳,脸上还有两道黑灰,笑吟吟迎出来。
“陛下来得正是时候,方才臣又试了一个新式的,射的更准了。”
说罢带二人到院子里,木架上整整齐齐放了一排各色火枪。
童瑾拿了一支在手里,对着百步以外的靶子射了一发。
“砰!”虽然没中红心,却也打中了靶子。
顾维朗目光一亮,将那几支火枪都端起来,翻来覆去地看,跃跃欲试。
童瑾逐个介绍了火枪,又带他们到旁边空地上,有两门没见过的抛石机。
但抛石机上所放,并非石块,而是一个个黑乎乎的炮弹。
“这霹雳炮,是根据陛下所设想的那样,尝试将原来的纸壳换成铁壳,爆炸起来,声震山岳,碎片可飞溅百步之远。”
童瑾拿起一个空炮壳来,递与穆晴:“不过现下这铁壳是匠人精细打的,若要量产,需要再琢磨琢磨工艺。”
穆晴点头:“回头制好时,需将制作的军官名字日期刻于枪托上、炮弹的箱子上,要是炸膛了,要追责的,如此工匠们便不敢偷懒了。”
童瑾笑言:“正是,将士们在前线用命,总领所的工匠可不能拖后腿。按臣的预计,三个月之后,此炮便可量产了。”
穆晴想起此前心中不安,道:“三个月恐怕等不及,若将工部全部匠人也交给你,最快可以多久?”
“工部的全部匠人吗?”童瑾讶异,工部平日也非常繁忙,自己以往过去借一两个人都十分困难。
“全部。”穆晴斩钉截铁 。
“那臣试试,半月之内先做一批出来。”
三人在总领所流连忘返,待得月上柳梢,穆晴肚子饿了,方想起来秋社之事,忙放了童瑾回家,两人计划着往朱雀大街走去。
穆晴微服出游已驾轻就熟,取过内侍送来的帷帽,往头上一带,身边的亲卫躲开三五步远,暗卫也远远盯着,便妥当了。
京师秋社,更比潭东热闹百倍,黄昏时分,街上食客更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瞳瞳方才何以说三个月之期太长?可是有什么难事?”
穆晴摇头:“今日已是秋社,此前线索说寮国将在秋日来犯,前几日你又在槛洲见到寮国人踪影,我总觉心中不安。”
顾维朗道:“那日以后,我已调了控鹤军精锐哨探,深入寮国查探,不日会有结果。”
穆晴点头:“黑原那边,我也请陆彤着人去查了。”
顾维朗安慰她道:“不必忧心,若是方才所见枪、炮都能量产,那不仅寮国不在话下,墨赫的重甲铁骑也不足为惧了。”
“墨赫占了前朝北原四镇,有高岭深江可守,反倒让我们守在黑原这种四达之地,每年耗费大量军费,百姓苦不堪言。若有一日……”
穆晴背着无人处,偷偷掀开帷帽上的面纱,目光灼灼道:“我们能夺回北原四镇,大历子民便能高枕无忧了。”
北原四镇,原属中原国土,前朝兵败后一再退让,甚至将北面的天险命脉都割让给了墨赫。幸而大历的高祖皇帝奋勇退敌,才堪堪守住了黑原。
北原四镇成了中原人心头的一根针,是无数文人武将诗中梦中萦绕不去的心结。
顾维朗看着漫天烟霞铺在女帝身后,少年时立下的誓言又响在耳旁:“只要给我五年,我要大历再无外敌敢犯!”
“瞳瞳,北原四镇,我陪你一起去夺回来!”
“好!”穆晴看着他坚定深沉的眼神,感觉这个对于积弱的大历来说,原本遥不可及的计划,似乎也一步步靠近了。
只要再多一些时间。
多一些时间,让百姓有机会喘一口气,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同时厉兵秣马、揆文奋武,那么北原四镇,定可光复。
夕照下的京师一片和熙,秋收的欢喜将整条朱雀大街填的满满当当,穆晴便由着顾维朗牵住自己的手,在穿红戴绿的人群中慢慢走着,一步一步,踏实坚定。
但她预想中的“多一些时间”却并没有如她所愿。
秋社日的祥和氛围里,一股兵戈之气悄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