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汴京如意小食店 > 第3章 桑皮纸、姜辣羹

第3章 桑皮纸、姜辣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低头看向眼前那只粗瓷碗,里面正散发着香气,右边还有一只同样的粗瓷碟子,放着张比巴掌大些的胡饼。

姜如意使劲吸了吸鼻子,一股鲜香蹿进鼻腔中,她一手拿饼,另一只手拿起勺子朝碗里舀去。

这姜辣羹是由鲜鱼加上大量姜末,用大火熬制出来的。

鱼就地取材,用的是汴河新里捞上来的鱼,只约莫三寸来长,鱼头鱼尾占了一大半,鱼身子上的肉没有多少,只占一个鲜字。

经过长时间的熬煮,鱼的鲜味同姜的呛辣味,一起渗入到汤汁中,喝上一口,只觉得胃里暖洋洋的,连带着头上都出了汗。

饼看上去倒没什么出挑的,内里的芯子却很绵软,咬在嘴里被汤羹一浸便化了,咸津津的别有一番滋味。

将这一碗鲜美的鱼羹喝完,姜如意后背上都出了一层薄汗,她心满意足的离了摊子,晃悠着朝小庵堂走去。

……

第二日,当姜如意挎着竹篮子,出现在大相国寺外时,已经有零散几名香客提前等在那里。

姜如意有些意外的走到大树下,先将竹篮子放下,又将那布幌子放好,开口问道:“客人是要买饼吗?”

一名陌生的香客朝姜如意询问道:“可是昨日卖的薄脆胡饼?”

姜如意连忙笑笑:“正是薄脆胡饼,请问郎君要买几个?”

那香客昨日听说大相国寺外,有卖味道极好的薄脆胡饼,昨日来却未碰上,今日早早便来寻着。

倒是没料到,卖饼的竟是这样一位俏丽的小娘子,不免好奇的多看了几眼。

姜如意倒不在意,只仔细用竹夹子将饼递过去:“这是您要的薄脆胡饼,请拿好。”

也有眼熟的客人兴奋的开口:“太好了,昨日买的薄脆胡饼几口就吃完了,小娘子,今日给我多拿几个。”

遇到这样的客人,姜如意会指一指篮子里面,笑眯眯的朝他推荐。

“郎君若是买的多,零散的怕是不好拿,况且一下子也吃不完。不如买这十个一份包好了的,都是今早上现烤的,买十个还有优惠,只要十八文钱。”

那客人顺着姜如意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竹篮子里,果然有提前包好的薄脆胡饼。

米黄色的桑皮纸中,一包十个薄脆胡饼摆放整齐,外面用纸绳捆扎好,右下角写了一个小小的姜字。纸绳两端再从上面打个结,方便客人提着走。

其中,有还一袋十分贴心的打开着,方便给客人展示用。

那客人看一眼这包装精巧的薄脆胡饼,再听说买十个还优惠,十分痛快的点点头:“那行,就要这十个一份包好的。”

付钱的时候,还不忘朝姜如意夸赞道:“小娘子的心思当真灵巧,胡饼这么用纸一包,细致讲究不说,拿着再方便不过了。”

见状,又有几位客人上前问价,等离开的时候,手里都提着一包薄脆胡饼。让一旁的花二娘看的啧啧赞叹。

陆陆续续又送走了几位客人,等得了闲,姜如意靠在身后的大树上出神。

想起昨日她吃姜辣羹的那小摊子,只需要摊车一摆,布幌子迎风一挂,就有客人源源不断的上门,时间久了,都变成了熟客。

嗯,说不定再多努力一段时间,自己也能摆个像这样的小摊子,到时候就不用整日拎着个篮子,忙起来的时候,东西都没地方搁。

转而想到自己那只付了一半的房钱,姜如意不禁又叹一口气。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好好赚钱啊。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前头又来了客人。姜如意重新在脸上挂起个笑容,招呼起来的客人。

眼前来的这位小郎君,约莫十三、四的年纪,穿了一件湖蓝色衫子,五官长得极好。

听他一开口,姜如意就不自觉笑了起来。

“可是昨日卖的薄脆胡饼?”

姜如意听着他的话,心想今日的客人们莫非都是提前商量好的?怎么问出来的话,都一个字不差?

同时又从心里面庆幸,看来自己这生意做的不错,才一天的工夫,瞧瞧已经有口碑了。

那小郎君见面前卖饼的小娘子笑容明媚,一双大眼睛纳闷的眨了眨,不禁有些怀疑自己找错了地方。

昨日在监学里,同窗带去的那薄脆胡饼,又脆又酥香,他昨晚上想了一夜,今天早早就来找,发誓一定要吃上刚出炉的。

姜如意笑够了之后,见对面小郎君纳闷的抓着头发,大眼睛里充满了疑惑,连忙止住了笑容。

她点点头回答:“正是昨日卖的薄脆胡饼,小郎君是先单独买来尝尝,还是买一份十个包好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