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从开封府衙门回来,不知怎么得,裴少尹某夜来州桥夜市上吃馄饨的事情,就被传扬了出去,而且越传越远。
连续几天,姜如意都能听见有人来摊子上,好奇的打听。
“听说开封府少尹曾来摊子上吃馄饨,姜小娘子,可是真有其事?”
“不知那位裴少尹长什么模样?姜小娘子你给我们说说。”
“啧啧,竟然连开封少尹都来这里吃馄饨,可见姜小娘子做的三鲜馄饨当真香。”
姜如意听着客人们的夸奖,十分谦虚的眯起眼睛笑笑:“客人谬赞了。”
又问:“客人要不要来一碗馄饨?食材都是当日新来的,现包现煮,滋味鲜香无比。”
那些来打听的客人听说,又闻闻满摊子上的馄饨香,连连点头,都说要大碗的。
所以连着好几日,姜如意的生意比从前还火爆。而且姜如意还发现,这些新来的客人里面,还有不少小娘子。
这些小娘子们带着婢女,一个个问清了是不是裴少尹来过的摊子。
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都点上一份小碗馄饨,一边吃着,一边好奇的朝街道上张望。
姜如意看着那些娇花似的小娘子,也忍不住跟着她们朝街上望望。可惜远处杨柳依依,连半个人影都没有。
不过,依姜如意想着,照那位裴少尹的清冷性格,若是看到摊上这么多吃馄饨的小娘子,多半要飞快的转头离开。
姜如意想着想着,先被自己这想法给逗笑了,闷笑着低下头去继续煮馄饨。
闲暇时候,连花二娘提起来,都一脸的惋惜:“那日怎么偏偏我就收摊回去了呢?”
姜如意听了,也只能安慰。
今日,姜如意来到摊子前面,恰好又听见这些八卦的议论声。她已经习惯了最近这八卦话题,只含糊着应了两句,就点炉灶生火。
客人们一见到姜小娘子开始做馄饨,纷纷停下了议论声。
八卦虽好,可不能耽误吃饭不是?万一姜小娘子听八卦的时候晃个神,将馄饨煮破了怎么办?
这些食客们很能分清轻重,一个个或点了碟五香豆腐干,或拿着个薄脆胡饼啃着,耐心等待姜如意煮的馄饨出锅。
等天色再暗些的时候,一个身穿一身劲装,英姿飒爽的小娘子,出现在了馄饨摊前。在她身后,还跟着个侍卫模样的英俊郎君。
见到这陌生的组合,姜如意不免多看了两眼。
只见那小娘子好奇的看一眼摊子上挂着的布幌子,又看看周围吃馄饨的食客,再朝热腾腾的汤锅里看看。
姜如意见状,露出个笑容问道:“女郎是要吃馄饨吗?”
这飒爽的小娘子说话也直爽,她从锅上抬起头来,朝姜如意问道:“这就是开封府少尹吃过的馄饨摊?”
姜如意听到这女郎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么多天以来,还从没见过问的这么直接的。
之前那些小娘子们是怎么问的来着?
“请问、请问可有一位姓裴的郎君,在摊主这里吃过馄饨?”
姜如意想到那几位说话扭捏的小娘子,再看看面前这位,从心里面赞了一声。
她点点头:“是啊,女郎要大碗还是小碗?”
这飒爽的小娘子见姜如意笑了,也冲她笑笑,伸出一根手指来,先指指自己,又指指身后那英俊的侍卫。
“要一碗大的一碗小的,小的给我,大的给他。”
那侍卫脸上似乎带着一丝无奈,小声的开口劝:“咱们才刚进城,还是先回家去为好。”
这飒爽小娘子不在乎的摇头:“这个时间,伯父肯定还没下值呢。咱们在这里吃完馄饨,直接去找伯父。”
“再说了,一进城就听说了裴少尹来过的摊子,你就不好奇想尝尝?”
那侍卫见拗不过她,只好点点头,看了一眼正竖起耳朵听八卦的姜如意。他找了张无人的桌子,拉开凳子,那飒爽的小娘子先乐呵呵的坐了下去。
姜如意手上拿着馄饨皮,眨眨眼睛。
……
半个时辰之后,两匹骏马自街道上疾驰而过,停在开封府衙门外。
门口的衙役刚想要阻拦,那飒爽的小娘子已经利落的翻身下马,她将马鞭往衙役手里一扔,朝里面走去。
房间中,开封府尹听见外面的动静,做了个暂停的手势,裴昭见状,将手上的公文放下,和府尹一起看向门外。
唐锦推门进来,笑眯眯的说道:“大伯,我回来了。”
开封府尹揪一下花白的胡子,故意沉下脸来训斥:“这么冒冒失失闯进来,像什么样子?”
唐锦不在意的笑笑:“怕什么?这不是只有大伯和裴少尹在吗。”
开封府尹闻言,看着这从小养大的侄女,神情半是无奈半是宠溺的:“吃过饭了吗?”
一提起这件事,唐锦就兴奋的点点头:“吃过了,而且还是在裴少尹去过的那小摊子上吃的。”
裴昭闻言,稍稍皱起了眉头。
这还没完,只见唐锦扭过头来,幸灾乐祸的说道:“我吃馄饨的时候,还看到摊子上,有好几位眼熟的小娘子呢。”
她略一思索,又开口:“不过依我看,都不如那位煮馄饨的女摊主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