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大魏牧场主 > 第62章 珠贝泛滥成灾

第62章 珠贝泛滥成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楚辞宣布,从今天起,牧场实行“计划养育,竞聘上岗”。

以这颗珍珠作为标准,产出珍珠比不上它的老实退散!

别等牧场主亲自动手来清理你们这群钉子户!

饶是这样,第一天下来,她得到了整整四箱珍珠!

产出大小不合格的,和色泽不过关的珠贝只得滋滋喷水两下,以示不满,最终还是委委屈屈的被清理出去。

溪岸的珠贝一下子少了许多。

楚辞翻开湿淋淋的箱子,如小山堆积的珍珠光泽莹莹,她拍了拍箱子,问:“珍珠品相如何?”

珍珠从小亭外脊跳了下来:“喵~”

“大小姐,”楚辞伸手撸它一把:“乖,不是叫你。”

陆长赢收起写着蝇头小字的纸条,细瞧一箱又一箱的珍珠,认真答道:“江州王陆天明有一发饰名为“辉玉钗”,上镶一枚稀世罕见的荧珠。”

他笃定道:“此珠不出,无有它珠能与你争锋。”

楚辞颔首,对于阿赢的眼光和审美,她还是很信任的。

……

若有外城之人游历到江州,寻路人问哪里可以买上好的珠钗带回去送家中长辈,被推荐的店铺大多也就是“掌珠行”、“珠玑记”、“莹辉阁”这几家老字号。

按地段来分,珠玑记乃是碧溪长街这一带最大的珠宝钗饰店铺。

珠玑记东家也姓朱,单名一个“行”字。

大清早,朱行坐着轿椅一摇一摇的往店面去。

到了铺面,他下轿时眼角余光不经意扫过隔壁,随口问道:“隔壁的铺子卖出去了?”

原本是家银楼,东家家里出事,一直想转手。

碧溪长街繁华热闹,店面都是从上几辈传下来的,少有流动。

有几位老板都打算拿下,只不过想压一压价,才拖了几天。

珠玑记的小厮道:“听说是个外地女娘,出手极阔绰,为了尽快到手不仅没砍价,还往上添了点。”

本以为这事只是个小插曲,不一会儿门口的小厮又匆匆跑来,低声道:“东家,隔壁挂上招牌了,开的也是珠行!叫什么“楚家珠行”!”

朱行无语到忍不住笑了。

真是好胆,开珠行都开到他隔壁了!

怎么?想比一比还是想蹭生意?

江州十三珠坊,每期所出的珠品都是先送他们珠玑记、莹辉阁,等挑选完了剩下的次品才往小珠行流。

她拿什么和他比?

真是笑话。

怕是想捡些漏,瞄准了逛着珠玑记却又囊中羞涩买不起的客人。

思及此,朱行隐隐冷笑,和她比反是自降身价。

这时小厮又跑进来,欲低声附耳,朱行摆摆手让他退下,吩咐道:“门口正一号换上白巢湖珠。”

正一号指的是站在大门处,还没进来便能一眼望见的览台,摆放在这里珠宝乃是门面,必然要极具特色,要么精巧别致要么柔美大气,最好能一眼将客人吸引进来。

他也不怕有人来抢,重金聘请的侍卫可不是吃素的。

朱行接过小厮手中的丝绸巾帕,亲自动手,轻柔擦拭一颗颗白巢湖珠。

小厮又来说隔壁的消息,朱行不耐的瞪他一眼:“下去。”

他将注意力拉回到手上的湖珠,小心翼翼将它们放回去,独自观赏起来,忍不住陶醉,真美啊。

按照碧溪长街的往日的人行量,应该陆陆续续也有人往店里走了。

客人的确有,但比之往日少了许多,朱行等了一会,情况还不见好。

他干脆走到铺面门口侯迎,刚看到一对夫妇携手而来,其中夫人的眼睛都已经盯着他们“珠玑记”的招牌了,一看就有戏。

朱行沉稳的微笑,只待夫妻走近些,他要亲自接待。

那位夫人只是余光往旁侧淡淡扫了一眼,视线就被吸引过去,情不自禁:“哇!”

朱行:“?”

在朱行火热的注视中,他俩硬生生转个方向,拐去了隔壁。

这并不是第一例,他在门口站了一炷香的功夫,眼看着不管是江州城民打扮的、外城穿着的、夫妻出行的、独自一人的、带女性长辈而来的,不论是谁,那该死的眼睛只要往隔壁望上一眼,便跟磁石粘住似的往隔壁去。

十人里有七八人都会眼睛不自觉睁大,“哇”上一声。

才开春,又不是秋日稻田里的田鸡,哇什么哇?!

太不沉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