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长安梦华录Ⅱ > 第85章 复合弓

第85章 复合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大娘子听说齐王要赴国,恰巧他们有一段顺路,于是就把出发的日子定在了一天,方便同行,一路上有亲王侍卫守护,照应,是恩典也是荣光,传到洛阳,也是李大娘子的脸面。

柳延年在万园街的商业买卖一直都是几个大掌柜出面张罗,表面上他只是万园街的常客,组了几支乐队,提供了一新奇经商想法而已。

只有我们内部人知道那些产业都是他的,如今他抬了良籍,御赐学宫进学,以后走上仕途,正式步入官场,商业这一块儿他要避嫌,至少明面上得摘干净,便推举出一个心腹掌柜,权权接管,自己则完全退到幕后,不再显山露水。

陛下和太子安排我的事,我也紧锣密鼓的操办起来。

大家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前途光明,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稷田的玉米成熟了,头些天的玉米最是鲜嫩,煮着吃,蒸着吃,烤着吃,都好吃,等灌浆灌实了,玉米就老了,便只能磨成粉,做面食了。

通常汉家天子会赶在这时候,亲自去稷田收一批鲜玉米送进冰库储存,来日作为赏赐,以示皇恩浩荡。

往年圣驾有恙,都是太子出面,今年刘景身子虽已大好,却依旧还是请太子代劳。啧啧,刘景这个当爹的,还真是给足了儿子尊崇荣光。

太子无疑是幸福的,刘景给他的父爱纯洁无瑕,没有一丝皇帝的权谋算计和猜疑制衡。细看历史,还没有哪对儿天家父子如他们一般,刘景到现在还叫太子大宝,太子也始终称呼刘景爹爹,一如他们在民间的时候,真是羡煞人也。

这日清晨天蒙蒙亮,太子就带着近臣们,到稷田收玉米。

我们是跟着刘景给太子他们送早膳的时候去的稷田。

花铁铁感叹大汉还真是自上而下的淳朴务实,连皇家都下地干农活,不像南唐,但凡有点地位和钱财的,就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有的一辈子连麦子稻苗韭菜都分不清,别说干农活了。

汉家得来天下不易,太祖皇帝也怕子孙忘本,五谷不分,骄奢淫逸,所以特别开出这稷田。一为警示当位者,心怀天下,励精图治。二来,得了赏赐吃上皇粮的臣子们,也会分外感激,忠心不二。

既然来了,就不能闲着,我和平安、花铁铁也跟着干农活儿,把堆成堆的玉米送到车上码放整齐。

花铁铁要用内力显摆一下她干活儿快。

我说你傻啊,咱们真是为了干农活儿来的吗?想干活儿,上哪不能干啊!?

这点活儿对咱们不算什么,用内力唰唰两下就干完了,可这是农活儿,干农活儿就得累,就得辛苦,哪有轻轻松松不费力气就干完的?不然,上位者怎么能把咱们的辛苦付出,看到眼里,记到心里去呢?!

于是我们三个像辛勤劳作的小蜜蜂一般,像模像样地做着忠心耿耿的搬运工,每次一手就只拿一个玉米,一左一右高高举在脑袋边上,一趟一趟在上位者面前来回晃悠,一副认认真真忙忙碌碌的样子,不一会儿就被升起的艳阳,照射的汗流浃背。

平安带着围帽,是看不见她流汗的,于是她就气喘吁吁……

当初,花铁铁把一个玉米的穗子编成麻花辫做记号,如今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她就在那几棵玉米前打转,念叨:“明明就是这一片啊,就这几棵,怎么就不见了呢?”花铁铁很不甘心的样子。

那一片玉米不是今天要收的,所以花铁铁的麻花辫玉米若是还在,断然不会有人给掰下来,送去冷库。

我想了想,说:“风吹雨打,自然生长,麻花辫松开了,也是正常。要不就是成了精,知道你做了记号要吃它,它提前给跑了,等明年你用红绳穿上铜钱再来绑上,一准能找见。”

花铁铁点点头,只道皇家稷田气运旺灵力盛,玉米棒子成精跑了也是正常。

平安跑过来问什么棒子成精了,红绳铜钱有什么讲究吗?

要收的玉米也不多,不到正午便全忙完了,护卫赶着车送去冰库。

这会儿一众人围绕着皇帝刘景,在稷田边上休息,刘景叫人燊火架锅,烤玉米煮玉米吃。

平安有此一问,众人也都好奇,花铁铁便给大家讲起一个有关红绳铜钱锁拿精怪的故事来听。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鲁地一处山中小庙,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是个酒肉和尚,总是下山去喝酒吃肉,庙里的事就都交给小和尚打理,每日辛苦不说,老和尚还总是对他动辄打骂。

这日老和尚要下山,见小和尚把事情都做完了,正坐在庙堂之前看经书,他心里就不痛快,自己不修行,也见不得别人修行,于是就使坏将红豆和绿豆混在一起,叫小和尚在他回来之前分好,不然就打他。

小和尚分了一整天,眼见太阳西斜,豆子才分了一小堆,又急又怕,就哇哇哭起来。

忽然,有一男一女两个漂亮的小娃娃来了,趴在庙门口问:“小和尚,小和尚,你哭的这么伤心,定是遇上天大的难事,受了天大的委屈,和我们说说,看我们能不能帮上忙?”

小和尚哭哭啼啼的诉说完,擦着眼泪再一抬头,两个小娃娃,已经将豆子分好了,三个人就在一起快乐的玩耍了一会儿,才分别。

老和尚醉醺醺的回来,看见小和尚完成了布置的事情,心里不舒服,便记恨起来,第二日,他下山前将更多的红豆和绿豆混在一起,为难小和尚。

等晚上回来,一看,小和尚竟又完成了。老和尚简直要气死了,第三日,将豆子混在一起,又倒进炉灰里,心想这回儿我看你还能分得完吗?我必定打死你不可!

花铁铁顿了顿,问道:“你们猜结果如何?”

“难道这次没分完,两个娃娃被抓住了吗?”平安有些担忧地问道。众人也都一脸担忧。

“故事到这儿你们也能想到那两个娃娃来历不凡,怎么可能被抓住?”花铁铁呵呵一笑,继续讲述。

老和尚三番五次的诡计,都没得逞,就留了心眼,这日回来得早些,想看看小和尚到底怎么完成任务的。他躲在暗处,一下子就发现了两个娃娃。他毕竟是个老和尚,懂得自然多,心思也重,没动声色,直等到娃娃走了,他才进庙。

次日,下山前,他将小和尚叫过来,说他已经看见那两个孩子了,问是谁家的孩子。小和尚回答说之前问了两次,娃娃们都只笑笑避而不谈。

老和尚于是断定心中所想,将一根穿着红线的银针交给小和尚,又蒙骗小和尚说这两个孩子不知是山下谁家施主的,叫小和尚偷着把这穿了红线的银针别到小娃娃身上。

老和尚特意嘱咐做这事的时候别叫娃娃看见,他才好顺着红线找到施主家里去,跟人家说清楚,把孩子好好看护起来,要不以后他们日日来玩,路上出了事儿,咱们庙里不好交代。

小和尚虽然舍不得两位娃娃,但也担心他们总是贪玩到处跑,真出事儿就不好了,便听从老和尚的吩咐,傍晚送两个娃娃出门时,洒泪惜别,叮咛他们千万保重,路上小心,以后别再来了,然后就趁其不备将银针别在了男娃娃身上。

老和尚当晚回来顺着红线寻去,果然找到男娃娃栖身之所,“你们猜他们是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