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示范学校的成长烦恼与突破
随着第一所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的动工,苏瑶和林宇轩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建设与筹备工作中。然而,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施工期间,遇到了罕见的地质难题。学校选址的地下存在复杂的岩石结构,导致地基挖掘困难重重,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大幅提高了建设成本。林宇轩得知后,立刻联系专业的地质勘探团队和建筑工程专家,商讨解决方案。经过数天的研究与试验,最终决定采用特殊的爆破技术和加固措施,确保地基的稳固。这一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时间,还让原本紧张的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与此同时,师资招聘也遇到了阻碍。尽管基金会的公益理念吸引了不少优秀艺术教师的关注,但偏远地区的艰苦条件还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苏瑶亲自参与招聘工作,与每一位有意向的教师深入沟通,讲述基金会的愿景以及示范学校对乡村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她还向教师们描绘了未来学校的发展蓝图,承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发展空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招募到了一批充满热情和责任感的艺术教师。
在课程设置方面,苏瑶和教育专家团队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一方面要结合乡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现有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引入前沿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经过多次讨论和实地调研,他们决定采用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孩子们的艺术基础和兴趣爱好,将课程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和兴趣特长班,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随着学校建设逐渐完工,即将迎来开学,新的挑战又摆在了面前。学校周边的交通极为不便,这不仅给学生上下学带来困难,也不利于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林宇轩再次行动起来,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争取到了道路修建的支持。同时,他还联系了一些爱心企业,为学校捐赠了校车,解决了学生的交通问题。
示范学校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孩子们怀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走进校园。看着崭新的教学楼、丰富的艺术教学设备,他们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然而,开学初期,教学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孩子们之前接受的艺术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基础班的教学进度难以统一。一些基础较好的孩子觉得课程过于简单,而基础薄弱的孩子又觉得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