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狸表态:“不会不会,我至多尝尝咸淡……”
“一口都别想!”
“好的殿下……”
一场危机总算化为无形,好险好险——
太子上朝后,崔狸找到小厨房,问太子殿下平日里爱吃什么,打算捡几样简单的做一做。
“这就是太子夜间办公时最爱的点心了!”丁尚食十分热心地介绍道:“这叫做清仁糕,将杏仁碾碎,用新鲜牛乳煮沸,放一边冷着;白面蒸熟,猪油香油各一两,锅中熬煮,黄焦色盛出,与杏仁牛乳混在一起,搅拌成泥,少许盐糖,加芡实,茯苓,文火蒸成,也可以撒上其他坚果,成糕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在半个时辰内食用,最是松软香甜。”
崔狸听得有些傻眼。
在梧桐丘不过两三个素菜,大火爆炒加上油盐,有时候油盐都没有,她哪里会做这么讲究的吃食?
“我做好了,到时候您端过去,说是您做的,也不是不可呀,太子待人亲厚,不会与你计较的。”
崔狸本想答应,可万一太子发现了,岂不是又要受那皮肉之苦?
“还是……我自己来吧。”
“那成,有事您叫我。”
崔狸便动手操作起来。
花了两三个时辰,手忙脚乱一通,兴冲冲揭开锅盖,一盘散沙。
刘娘子在一边瞧着,温和道:“崔姑娘你再来一遍,我在一边看着。”
第二遍在刘娘子指导下,一锅白嫩颤巍的清仁糕总算是成了。
刘娘子将点心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道:“尝一块看看是否太甜?殿下不爱吃甜腻之物。”
崔狸便吃了一块,清新爽口,松软又有弹性。
这是她偷吃殿下最多的一种点心,如何不知道味道?只怕殿下一尝,就知道这不是出自己的手笔了。
这跟刘娘子自己做的有什么区别吗?
正在这时,一个青衣小太监提着小竹篮走了过来。
等他走近,崔狸往篮子里一看:却是一篮子南瓜花!
这宫里自然是没人种南瓜的,大约也没人知道这南瓜花也可以做成吃食,难不成,这篮子南瓜花一定是从梧桐丘带回来的?那太子一定是派人带着钱去看姨娘了!
昨天乱成那样,殿下竟然还记着!
果然那小太监对刘娘子笑道:“太子听说民间用南瓜花做成吃食,觉得新奇,便也想尝尝,令小厨房晚间做了送到勤正殿书房去。
刘娘子接过篮子,皱着眉琢磨拿这一篮子南瓜花怎么办。
崔狸跃跃欲试:“刘娘子,我会,让我来吧。”
刘娘子将信将疑地将篮子递给她。
一锅热油烧起,洗净的南瓜花用面粉一裹,往油锅里一扔,油花四溅,香气袭人。
于是太子回书房,一眼便看到那一叠新奇的点心。
他拾起一块,自语道:“这个吃下去不会腹泻吧?”
他本来没什么食欲,但也不想浪费。
正犹豫着,陆太锋走了进来,嘴巴叨叨不停:“那些人的脑子是生锈了吗?若是刺客,游灯市的时候行刺不是成算更大?何必费那么大劲登上城墙?”
一边说着一边就顺手吃了起来,尝了一块,似乎觉得还不错,问道:“这什么?”
太子正要回答,陆太锋又开始骂那些朝臣蠢,一边骂一边吃,一手好几块就往嘴里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太子看着那一叠油炸南瓜花快速变少,便不动声色挤了过来,装作翻折子,以身体挡着陆太锋。
“这事得从长计议,风声一点一点放出去,还要派几个人去沧州,也不必拿住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做得像一点,该用刑还是要用刑。”
陆太锋长臂绕过太子,又伸手去拿。太子朝前走了几步,正好挡开陆太锋的爪子,又道:“经此一事,沈相不会按兵不动,城墙上我那样无视他,他多少会有点反应。”
“你是说他会把沈疏塞进东宫?跟崔姑娘一样先住着?”陆太锋正要伸手,段叔斐索性把碟子抱在手上,一把抓了几块塞进嘴里道:“反正他动这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陆太锋有些奇怪地看着殿下,他一向嫌弃他是个粗人,吃相难看,每每教训他食不言寝不语的,怎么今天竟含着食物说话?
他爪子又朝碟子伸去,太子不着痕迹地转过身去,又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块。
一碟子南瓜花也见底了。
陆太锋有些不敢相信:不是吧,太子这是在护食?”
“殿下!”
段叔斐猛然听他这么一喊,一回头,陆太锋便抄到他身前,出手如电,将为数不多的南瓜花尽数抓在手里,对殿下微微一笑,便全塞进自己嘴里。
“你……!”
“太子表哥变小气了哦!”陆太锋朝殿下耸着眉毛,一脸欠揍。
段叔斐气得将碟子扔到案上,“撑不死你!”
“吃完了,说事吧,对了……那谁?崔姑娘,我与殿下有些事情要商量,你再去厨房弄一碗刚才那点心。”
崔狸还没回答,段叔斐道:“使唤谁呢?”
陆太锋倒一脸不跟他计较的模样,笑嘻嘻道:“谁叫你这里连个太监都找不到……崔姑娘,快去啊!”
崔狸跑了过来,见南瓜花吃完了,笑眯眯问太子:“殿下,好吃吗?”
段叔斐没好气道:“你问他!”
“好吃啊!你生什么气?”
“今天不说事了,吃完赶紧滚!”
“表哥,你今天怎么闹起情绪来了?这不像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