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雨晨把行李放到客厅,便走到阳台,准备打开窗户通通风,不曾想推开窗户的一瞬间,她就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住了。只见窗外一排一排的杨树挺着粗壮的身体,笔直的伸向空中,抬头顺着树干看过去,竟然看不到树顶。风吹过时,树叶哗啦啦啦的响,好似在撩拨人的心弦。
客厅左边是一间卧室,四张高低床两两对头靠着墙边放着。高低床是最普通的上下铺,上铺是床,下铺是连成一体的书桌、书架和衣柜。卧室里家具的色调和客厅的一样,原木色和浅蓝色搭配,简洁又柔和。
报道的时候,学姐说宿舍的床位是先到先选,没有指定位置。因此,看其他人还没有来,陆雨晨便先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她喜欢窗外的景色,也喜欢窗外照进来的阳光。
准备往桌子上放东西的时候,陆雨晨习惯性的先用手往桌子上抹了一下,看粘了一些灰后,她便决定给宿舍来个大扫除。
等打扫好卫生,整理好行李后,陆雨晨看时间还早,便想着做点儿什么。这个时候,虽然楼道里人来人往的,声音嘈杂,但是她们宿舍却很安静,一直也没有其他人来。于是,陆雨晨坐在书桌前,准备看一会儿书,可是在发现自己半天只看了一页后,她便决定先去校园里逛逛。
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陆雨晨几乎没有出过远门,她对于大学的认知和了解都是从书本和老师的嘴里得来的。在陆雨晨以往的想想里,大学就是个人间乐园,漂亮的校园是必备的基本条件,课堂内外各种丰富的活动也数不胜数,学校里老师们知识水平很高且和蔼可亲,学生们积极向上创造力十足。
如今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想象过很多次的殿堂就在眼前,陆雨晨的心就像是一个被拨动的琴弦,兴奋又带有一丝拘谨。此时,不管是路上的人来人往,还是路旁的树木花草,都让她生出了几分亲切之感。
在教学区入口,仔细查看了校园里各院系的分布图后,陆雨晨就直奔坐落在校园最深处的建筑学院而去。
教学区主干道两边是一排整齐的法国梧桐,大概是有些年岁了,这些梧桐树的树干很粗,一个人甚至环抱不过来。梧桐树的树枝在空中交错伸展,遮天蔽日,却并不显的压抑。从这条路上走过的时候,陆雨晨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感受着大学校园的美丽。
到了建筑学院,陆雨晨看着外观简洁又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楼,心里不可遏制的涌起了一股热流,这就是自己梦想中的殿堂,怎么能不激动呢。
建筑学院的这栋教学楼在同学们口中有个霸气的名字“擎天”,未曾入学前,陆雨晨已经知道了这个名字,她本以为是楼的样子与“擎天”有些联想,却没想到“擎天”指的是土木人的理想和精神—在无边旷野里为身体和灵魂撑起一片天。
陆雨晨看着迎新栏里关于“擎天”的介绍,陷入了沉思,她想起了自己为什么要学建筑设计。不过这要从她上小学的时候说起了,那时她还没从家里搬出来,天天忍受着继母的苛待和责骂,她无数次想逃离却又无处可去,只能咬牙忍耐。在过去每一个难熬的日子里,她想如果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就好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她逐渐萌生了做建筑师,亲手给自己设计一个家的念头。
教学楼里有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在上课,陆雨晨在教学楼里逛了一圈,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浅浅地感受了一下大学的学习氛围,便就回宿舍了。
回宿舍的路上,经过一个报刊亭,陆雨晨看到亭子外面的海报上写着明大校报在售,便有点儿好奇,明大竟然还有自己的校报,她想买一份看看。
电子信息时代,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但是明大还是保留了校报发行的传统,像是为了保留一些即将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符号,也像是为那些还不愿意顺应潮流的人保留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