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隐月 > 第26章 金锁

第26章 金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父兄墓前。你休沐之日,我在那处等你。”祈棠拧好抹布,放到一旁,朝他点点头,捧着桌上擦洗干净放置的茶壶杯盏,躬着身子退出了殿外。

等到了麟德殿那间偏殿,祈棠将手中的托盘给那带路的宫人,那宫人朝她点了点头,这才离去。

祈棠在里面换好衣衫等了片刻,不一会,之前的宫人带着祈棠的衣裙来了,又带了些脂粉,祈棠从荷包里摸出一锭五两的银子放到宫人手上,宫人笑嘻嘻的收了起来在外等候。

等祈棠回到宴会上,惠乐一看,大呼道:“呀,伤口怎么没处理,还翻着皮呢。”

她的惊呼引来几个贵女的窃窃私语,祈棠很不好意思的抹了一下额头,道了声无妨,回头看了一眼谢嫣然,谢嫣然正认真的看着歌舞,时不时与旁边人耳语几句,脸上挂着愉快的笑容。

宫宴结束,祈棠与惠乐及长宁一道前往宫门准备回府,身后传来萧珩的声音,三人回头,萧珩跨了两步上前,各自行礼后,他注意到祈棠额头的伤口,长宁一脸委屈:“都是我的不是,不小心将酒杯嗑到乐青的额头,害她受伤。”

“没事,不严重,回去擦点药就行。”祈棠拍了怕长宁的手,安慰道。

“谢嫣然就是故意的。”惠乐在一旁愤愤不平。

“嫣然?”萧珩眉头一凛,不自觉的抬高了音量。

惠乐没理会祈棠制止的眼神,将谢嫣然在长宁身后撞她导致酒杯嗑到祈棠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还补了一句:“谢家再得陛下看中,乐青和长宁都有封号在身,她如此行事,未免也太放肆了些。”

“好了,好了。”祈棠轻轻的拉了拉惠乐的胳膊:“我这不是没事嘛,要真有什么事,两位姐姐还能不替我出头吗?”

“就你是个心善的。”惠乐平常恣意惯了,一张嘴从不饶人,今日就算不是祈棠受伤,她也要说上两嘴,她看不惯谢嫣然很久了,只是谢嫣然一直都躲着她,从不与她正面发生冲突。

长宁在一旁尴尬的默不作声,祈棠朝她微微笑道:“真没事,我还不至于这么弱不禁风,一这点小伤口,再不处理就要愈合了。”

这句话成功逗笑了长宁与惠乐,两人捂着嘴偷笑了两声。

萧珩拧着眉,看着眼前三人,柔声让他们回去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宫宴后的半个月,朝中传来消息,经由三司会审,吴丙年贪墨一案,查到沈太后侄子沈贤妃的父亲前夏义郡布政使沈如志置办田产三千余亩,白银八十万余两,金器一千余两,东珠四千余颗,玉器一百二十余件。

朝堂震惊,夏义郡自古疾苦甲天下,郡内连年大旱,所辖四州民众食不果腹,饥荒长有发生,又因环境险恶,交通闭塞,朝堂每年都会拨款数十万两以作赈灾之用,改善当地民生。

朝廷在前面拨款,沈如志在后面敛财,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更可恨的是,那沈如志为一己私利,牵连整个夏义郡官场。

所有夏义郡各级官员明里暗里都得了他诸多好处,帮着他欺上瞒下,光是牵涉的官员人数多达五六十人,这还仅仅是夏义郡官场,如若继续深挖,整个大齐朝堂只怕是要大换血。

在夏义郡被捕官员相互攀咬之下,朝堂内还是有多位清流官员被牵连到此案之内,这几位清流官员被抄没家产,入狱的入狱,流放的流放。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百官自危,惶惶不可终日,害怕某天哪位多嘴的,随意攀咬自己一口,那就真是冤枉大了。

最后,未免再牵连下去,雍安帝处决了沈如志,抄没家财,沈家沈如志这一脉十五岁以上男丁罚去边关服服苦役,女眷全数入奴籍。

虽说只是罚了沈如志这一脉,但沈家也遭受牵连,沈云志是太后兄长,领户部尚书职,因沈如志案终日心力交瘁,被降旨停职,沈云志着一脉均遭受牵连,沈家仕途几乎终止,沈贤妃被降为沈美人,沈太后也因此一病不起,缠绵病榻。

至于吴丙年这边,雍安帝念其上任时日不多,又对沈如志贪墨一事知无不言,在大理寺审案之时多有帮助,戴罪立功,只革其职务,下放到东原郡郴州做了个文书,后宫之中的吴淑仪未曾为父求情,便没被牵连,位分依旧。

吴丙年贪腐案尘埃落定,雍安帝借由这场贪墨,铲除异己,被罢官抄家的诸位清流中大多以廉洁,直言纳谏著称,在民间的名声较高,尤其以国子监祭酒李渡及尚书令秦元皓为首的两位清流领袖均遭受打击。

李渡被罢官去职,秦元皓自请离朝。只听闻国子监一小小学政秦熙为祭酒李渡奔走,四处喊冤。

那秦熙何人,乃致仕大儒,文坛领袖前太傅丁政道一篇《送弘扬秦生序》①中的主角,一心科举翻身的穷酸书生秦熙,因缘际会下进了国子监,担任学政一职,可能是得了祭酒李渡的关照,在李渡罢官去职后四处奔走,却收效甚微。

雍安帝为排除异己,打击清流,利用吴丙年贪腐案,居然以这些莫须有罪名,用雷霆手段镇压,实乃无耻至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