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丫鬟打工日常 >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刚入六月,太康县的早晚还有几分凉意。

酉时一过,喜鹊街上宅院占了大半条街的富户谢家便陆续点起了灯火,正房东侧院的前厅中坐着一位头缠辑珠绣花卉纹抹额的老妇人,她神态端庄严肃,衣着富贵,周遭陈设皆同样华贵精美。

她端茶抿了一口,又放回一旁的雕花红木八仙桌,烛火下,那漆木还泛着莹莹润光。

谢老夫人看了一眼面前风尘仆仆站着的两个人,叹了口气道:“都先坐吧。”

“是,母亲。”

“是,祖母。”

两道沉稳的声音落下,谢家家主谢庸与长子谢集英端坐在下首的太师椅上。

“此去南阳,萧知州已收到升任青州知府文书,亲家也将赶往青州赴任松鹿学院教授一职,青州文风昌盛,人文荟萃,集英还有岳家扶持,不日定能蟾宫折桂,光耀门楣!”

谢庸心中激动,赶着城门关闭前赶到家,知道母亲定会着急此行结果,于是还未来得及梳洗,便先来了东侧院。

他发髻有几分凌乱,身上的沙青圆领窄袖襦衫还挂着几道土痕。

谢老夫人闻言却只问:“亲家那里打点所需,可都安排好了?”

“都已安排妥当,多亏了儿媳一道回去,此行一切顺利,并未生出乱子来。”谢庸答道。

提起孙媳妇萧氏,谢老夫人这才欣慰一笑:“亲家不比我们,凡事都要谨慎些才好,这是大喜事,可去上任需要打点的地方也多,咱们家不比别人,也只能在银钱上多帮把手,兰娘是个好的,咱们家虽然小有资产,可世代经商,要改换门庭谈何容易,如今总算是祖宗保佑,为集英娶到贤妻,何愁将来没有好出路。”

见谢老夫人提到自己,安静坐在父亲身侧的谢集英这才附和道:“祖母说的是。”

“既然如此,渊儿这事,你打算怎么办。”

谢老夫人话锋一转收起了笑容,目光锐利地看向谢集英。

谢集英已预料到祖母会问起此事,他思虑许久早有答案,然而真的面临此刻,他却觉得心口苦涩。

“不如......就让渊儿回乡下族中,让族长教养,等他长大再给一份产业,分出去单过吧。”

二人口中的渊儿,原是谢集英的长子谢渊。

自从三年前萧兰娘生下一子,养在她膝下的谢渊,性情便日益古怪。

原本活泼伶俐,惹人喜爱的孩子渐渐变得沉默孤僻,脸色阴沉。

有时还会莫名嚎叫,殴打伺候他的仆妇丫鬟。

谢集英在萧氏族学中求学,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他只能让妻子萧氏多加照拂。

然而萧氏寻遍各大医馆为谢渊找来大夫,诊断却都说谢渊身体康健,萧兰娘也束手无策。

谢集英膝下只有这两个孩子,家中长辈都十分关注,谢大夫人更是日日衣不解带地照料。

然而谢渊却不见好转,甚至亲自给他喂药的谢大夫人还被打伤了额角。

为了防他再伤人,谢庸只好将人关在房中。

好在几个月后,谢渊总算安分了点,对近身的人也不再拳打脚踢那么排斥了。

谢大夫人见他瘦地厉害,又整日神情萎靡,便没忍住将他放了出来。

谢渊又像变了个人。

谁也不理会,要么整日都呆坐着,要么就似幽魂一般在园子里游荡,可总算不像之前那样突然发狂了。

人人都以为他在好转。

可是没过几天,下人一时松懈没看住他,谢渊竟将未满三岁的幼弟谢朝推到石块上。

谢朝磕得头破血流,昏睡了几日才醒来。

萧兰娘眼泪都要流干,哭着说再也没法与谢渊呆在一处。

那日正逢谢集英参加完举人考试归来。

他进了大门得到消息,茶都还未来得及喝上一口便赶着去问谢渊缘由。

哪知被关在房中的谢渊却一脸不屑:“看他不顺眼就推了,还需要何理由。”

门外还守着丫鬟仆妇,听到他如此离经叛道,直接承认残害手足的话脸色全白了。

谢渊如今不过才九岁便如此狠毒,若日后长大,又岂知他不会做出更加惨绝人寰之事。

谢集英见他不但不思悔改,竟还有挑衅之意,一怒之下对谢渊动了家法。

谢渊当场便被打断了一条腿,入夜便发起高烧。

随后不知是谢集英下手太重还是其他缘故,谢渊断断续续烧了好几天才醒过来。

谢渊醒来后得知自己断了一条腿,不管谢大夫人这个祖母曾经对他有多无微不至,在他耳边流了多少眼泪,他也只是沉默不语。

谢渊对所有人都变得漠不关心,而他那条断腿也没能恢复如初,最终瘸了。

萧兰娘因为谢朝之事对谢渊恨之入骨,好歹她也养育了谢渊几年,竟被他恩将仇报。

她告诉谢集英,若是再看见谢渊,就要带着孩子回娘家去。

谢集英看着原本聪慧的谢渊变成如今这样,已经悲痛欲绝,而每日夹在萧兰娘与谢渊中间,他更是深感无力。

最终,谢集英中举的消息传来,若他想再进一步,谢集英日后还是要仰仗萧氏娘家继续深造。

而父亲要他以家族前程为重,决定让谢渊回乡下族中养育。

因为萧家这门亲,他们绝不能断。

当初萧氏提出要为谢集英纳妾,谢老夫人和谢大夫人婆媳二人都十分感动她的贤惠。

这本是一桩好事,原以为不能生育的孙媳妇也生下了孩子,眼看着会是人丁兴旺,家庭和睦之像,谁料到结果会是这样。

谢老夫人思虑再三,最终还是不愿把谢渊送回乡下。

到底是疼了几年的曾孙子,他在自己膝下玩闹嬉戏的可爱模样仿佛还在眼前,若任由他自生自灭,她哪里能忍心。

而且谢渊如今这样,不时刻看着,也怕他长大后惹出麻烦来给谢家添祸。

于是,谢老夫人说出了另一个打算,她看向谢庸道:“你四弟日后估计也是要从族中过继一个的,不如......就把渊儿送过去吧。”

此话一出,谢庸和谢集英都惊了,二人对视一眼,谢庸忐忑道:“四弟,会同意吗?还有官府那边……”

要知道律法可是规定过继“立同姓昭穆相当者”,而且如今谢渊不仅是名声不好,他还是个残疾啊。

谢老夫人道:“咱们家乡下哪还有同宗的,都是拐了不知几道弯的亲戚,族里若有意见,我来摆平就是,而且老四年纪与集英相仿,难不成还能让他过继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儿子回来吗?官府那儿,多给些银子打点,这事儿又不是定死了活动不成。”

“你四弟那儿就更不用管了,我自有办法,过继给四房,总好过送回乡下去,渊儿如今这副样子,不在眼前看着些,我总觉着不安心。”

谢集英百感交集,他已年近三十,膝下却只有两个孩子。

纵然心中不舍谢渊过继出去,但他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谢老夫人虽然年近古稀,可她耳聪目明,做事雷厉风行,第二日便将谢濂夫妇两个叫了过来。

谢家早已分家,谢老夫人亲生的三个儿子都住在主宅附近。

而这庶出的四老爷谢濂,自然就被分到了喜鹊街巷尾的宅子,离谢老夫人住的院子,还要走上两刻钟的脚程。

谢濂一大早接到主院的婆子来请,自分家后,他们都是逢年过节才往主宅走一趟。

如今不年不节的,夫妻两个生怕耽误了事,早饭也顾不上吃就匆匆赶去了。

而当谢老夫人说出要将谢渊过继给他们四房时,谢濂和妻子柳氏两人都傻了。

“母亲......可是、可是渊哥儿是集英的长子啊。”谢濂脑子转了好半响才挤出来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