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不想当死对头兄弟了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他们从电玩城走出来,人已经散了不少,餐厅扯着嗓门碰撞的对话消散,显得安静了很多。

他们朝着口碑最好的烤肉店走去。

这时季识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号码。以往遇到这种电话他都是直接挂,今天他赶紧接上。

“喂,还记得我吗。”电话那边传来一个清脆的女生,是贝斯小姐姐的声音。

“当然记得了。”季识声音里透着惊喜。

“那我现在能过来找你吗?”女生问。

“可以的,正等着你呢。”季识连忙说。

等她挂完电话后,季识对他们说:“你们先吃吧,我去迎接我们的贝斯手了。”

“我们先吃?”严淅皱了皱眉,“你一个人去会不会显得我们队不够重视。”

“不会吧,人家应该只是来看看。”

“可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严淅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我跟你一起吧。”

这时刘浩缓缓举手,声音略带羞涩:“我也想去看看,可以吗?”

声音太小,季识没听清:“你说什么?”

周汀闪着星星眼,抢着回答:“他说我也想去看看。”

队长杨一帆手一挥:“那就一起去!”

于是他们匆匆拦下一辆出租车,从热闹的广场前往略显陈旧的居民楼。杨一帆在路上叮嘱他们一定要拿出十足的诚意和排面。

“话说,乐队到底叫个什么名字?”严淅看着不断后退的街景问道,“等会她问起来我们怎么说?”

“你们名字还想好?”周汀闻言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名字都还没取好乐队就已经组成了,不得不说一句效率真高。

“嗨,别急别急。等到有灵感了,自然就想到了。”杨一帆靠在座椅上,神色轻松。

季识支着胳膊看向窗外,排列整齐的小商铺快速向后划去,渐渐缩小成为个模糊的小点。

到底叫个什么名字才符合他们的乐队……

出租车缓缓开进老旧的居民区,一个背着贝斯的女生正静静地站在楼梯口等待着。他看见他们的车,向他们挥了挥手。

女生见着一群乌泱泱的人下车,不禁一愣:“乐队这么多人吗?”

“这是刘浩,是宣传组组长,这是周汀,”杨一帆一一介绍,“后援队队长,乐队最忠实的站姐和粉丝头子。”

周汀白了他一眼,冷冷说:“别给自己脸上贴金。”

季识看着此情此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曾经那个遥不可及的乐队梦,此刻仿佛触手可及,属于他们的乐队,好像真的就要建成了。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在心底藏了许久、看似缥缈的愿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出现在了眼前。

杨一帆说去买点水,让严淅和季识带着他们上楼。

这也是周汀和刘浩第一次来这,她忽然想起初中时季识文艺汇演时的表演。

虽然他跟季识不在一个班,但是对那一场表演映像深刻。汇演那天很多人都是穿着表演服或者自己精挑细选的衣服,季识还是穿着一身校服,夏季的短袖无法盖住他白皙的胳膊,他抱着一把吉他坐在高脚凳上,一个又一个轻快的音符从他修长的指尖迸出。

杨一帆跟他搭档,站在旁边唱歌,当年可能正处于变声期,声音更为低沉,听起来意外的舒服。

她隔壁班姐妹一眼就被季识吸引,说会弹吉他的男生好浪漫。可能音乐听着有些上头,姐妹等他一表演完就跑过去递情书了。

严淅主动上前,帮女生拎起沉重的音箱,陈阅背着贝斯,跟在他们身后。不得不说,这里作为乐队的基地,地理位置确实得天独厚。周围十分空旷,楼下是仓库,整个区域人口稀少,透着一种宁静和隐秘,附近许多房屋都已人去楼空,正好为乐队排练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不用担心会打扰到别人。

“你看着比我们小吧?”季识走在前面带她,“妹妹你多大?叫什么名字?”

“陈阅,读初二。”

“哦,难怪还有时间上兴趣班,不过初三应该挺忙的。”季识感叹。

陈阅好奇问:“你们呢?”

“高二。”严淅说出两个字,瞬间俘获一个崇拜的目光。

陈阅眼中闪烁着光芒:“太帅了,高二还组乐队!”

才上到二楼,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便突兀地映入眼帘。陈阅看着这扇门,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了一下,难以置信地问:“这就是便利贴上写的豪华公寓?”

“大差不差,大差不差。”季识厚着脸皮说。

陈阅走进去,环视这原皮水泥房:“这就是非常有发展前景?”

“对!只要你加入,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不仅空间大,还什么都没有。”季识语气充满了热情和期待,试图让她忽略这略显寒酸的环境。

陈阅环视一圈,大厅只有一张桌子,上面堆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叠在一起的塑料凳,还有一个红色手指沙发。靠窗的角落是一整套架子鼓,旁边是吉他。

她是怀疑她是来扶贫的。

陈阅对最后一条抱有希望:“那大花园又在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