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东婝元君,仙界"大姐大",护短至极,若有仙敢欺负自家弟妹,必雷霆出手。
三弟西雨真人,虽非老幺,却似老幺般深居简出,数万年未曾踏出蓬莱仙岛。至于四妹南风嘛……众仙给出的答案如出一辙——"一言难尽啊。"
总之,四仙的独特风格,早已成为仙界茶余饭后的谈资。
柳砚清不过打听了一句岛上最蛮横美艳的仙子是哪位,所有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同样的四个字。
南风仙子。
午后的阳光被密林筛过,深深浅浅的光斑透过山间的雾气,散落在地面。我知道医鹿山大,可能没想到这么大。弯弯绕绕的山路,让人分不清前方的路是不是刚才走过的。
"师尊,我们没有在绕圈子吗?"
"不许叫我师尊。没有。"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稍微放缓了些,好让我跟上。
忽然,林深之处传来几声少年的说笑声,很快又消失不见。片刻后又是叽叽喳喳的交谈声。
"快走快走,要被发现了!"
"别拽我啊!"
……
"今日功课做不完,全部人抄《神农本草经》三遍。"柳砚清的声音只放沉了半分,躲在林子深处的一众人立即停下嬉笑,前前后后从林间走出,耸拉下脑袋认错。
"师尊,我们错了。"
"擅自逃课,再加一遍《千金要方》。"五个少年听见罚抄的目数又多了,仿佛晴天霹雳,委屈得头又低了些。其中一个少年,突然抬眸望向我,眼中闪着泪光,似乎希望我帮忙求情。
找我有什么用……我抄的可不比这少。
"快回去上课。"
"是。弟子告退。"五位少年匆匆行了一礼,旋即消失在了树林中。
看着快速隐没在绿色中的五个背影,默默看向柳砚清。
"师尊好凶啊……"
"你也想抄?"
我连忙抿紧嘴唇闭嘴。
不多时,前方几棵大树后现出一栋不大的木屋。木屋悬挂着风雅的纱帘,矗立在一池莲花中。我诧异地回头看方才的来路,漫天飞雪,枯木萧瑟。池中盛放的莲花和莲蓬似乎与身后的世界毫无关系,独自盛放亭亭玉立。
一座木桥掩藏在巨大的荷叶中,柳砚清领着我继续向前。推开大门,本以为只是一间十分简陋的山中木屋,不曾想里面竟是另一幅光景。厅堂、卧室、书架、案几……居然连厨房也有。许是很久无人光顾,室内四处都蒙上薄薄一层灰,唯有窗台的绿植葳蕤而生机勃勃。
居然是桔梗。
我忍不住走近欣赏,手指轻抚过紫色的花瓣,忽然意识到什么。
"这里是……"
转眼,我有看到满满一墙的书,惊讶着随手取下一本。
"《茶经》《旧唐书》?都是前朝的书?"
"前人留下的,自然是前朝的书。"
柳砚清走到我身边,取下一本《唐新本草》递给我。
"今天学这本。入睡前看完。"
"好……嗯?我们今晚不下山吗?"
他走到案边拂袖一挥,屋内的灰尘消失不见后,他才缓缓入座,变幻出茶具和泥炉开始烹茶。我愣在书架前,等他答复。可他半天都不理我,光顾着喝茶。
"师尊?"
"不许叫我师尊。"他放下茶盏,"接下来的几天,你都在此安心学习。"
"那你呢?"我歪着头纯真地问道,"我一人,入夜要是有狼有劫匪……我打不过。"
他看我一眼,饮下茶汤。
"我负责监督你。"
意思就是,他也在。
我心头一喜,小跑着到他对面坐下。
木屋的生活和山下并无太大区别。吃饭,上课,吃放,上课,检查功课,睡觉。柳砚清每天卯时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后先去林间散步打坐,然后进厨房准备早膳。通常他做好早膳的时候,便是我醒来的时间。
我看着灶中的余烬,不禁感慨,仙人也会烧火做饭呐。灶门前坐着可比案前暖和多了。我经常借着方便的借口跑到灶门前取暖打瞌睡,晓得柳砚清心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我睡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一到,立马叫我醒过来。
书本学得累了,我会央求他陪我下棋。柳砚清绝对不会让我,撒泼打滚也没用。我看书,柳砚清也看书。我发现,他很喜欢看诗集,尤其是前朝的诗集。
夜里山中的雾气很重,没完没了地下着雪。我伏在窗台边,看着池塘里的莲花莲蓬。那么冷的天,它们却盛放依旧,甚至有些新绽放的,似乎与世间天气如何变化无关。
四野安谧,能听见屋内碳炉内木炭炸裂的细碎声,和柳砚清翻动纸张的声音。
"莲花,是冬天也会开的吗?"
柳砚清翻过一页书。
"不会。"
"难道是从仙界来的花,所以不受凡间的影响?"
柳砚清听见我的问题后看了我一眼,浅浅一笑。
"这栋房子,连同屋外的池水——"
"都来自仙界?!"
柳砚清没有否认。我感慨着又望向窗外。
"呜哇……那位仙人一定很闲吧……"
忽然,耳边响起一声宠溺的笑。我难以置信地望向柳砚清,他收起手里的书,起身。
"想去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