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南朱从家里回来,发现整个别墅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南朱心里一紧,放下行李,立马飞奔到二楼,到了二楼西赫冥想室的门口,南朱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轻轻的拧开门,看到西赫正在凝神静气的打坐,南朱的心放下来,悄悄的关上门,轻轻的退到一楼上,倒了杯水喝了,将吃的摆在客厅里,剩下的行李坐电梯运到三楼上,然后换上家居服,轻松的倒在量子床上,舒了口气,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经过上一周庆祝西赫重获新生的疯狂之后,这一周西赫和南朱的生活又重入正规,两个人白天会装作同事去上班,下班后才恢复伙伴关系,说是伙伴,其实在南朱眼里更是师徒,南朱从西赫那里学到的知识将获益终生。
现在西赫和南朱开始选择下一个实验对象,这个实验对象是西赫用来见墨涵的,所以两个人从身高、体重、长相、家庭、年龄、学历等等都一一对比审核,当然他们没有忘记,这个实验对象,必须是个他们比较容易接触的人,这就增加了难度系数。西赫是个极致完美主义者,他不允许、也不能接受出现在墨涵面前的自己有任何缺陷。南朱很理解西赫的心情,所以两个人找了1153个初步入围的人员,正在一一筛选。
其实南朱筛选的时候,采用了一个最简便也最有效的方法,现在的墨涵25岁,所以南朱就在25岁到30岁之间,选择一些外貌特征和曾经的西赫相似度高的人。果然西赫一看就相对比较满意,虽然芸芸众人在极致完美主义者西赫眼里是一身毛病,但是再挑剔的人也是喜欢自己的,西赫也不例外。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西赫肯定想在爱的人面前呈现真实的自己。
这一周除了每天晚上两个人乘飞机去,泡着温泉,吃上两个鸡蛋,这个节目保留以外,其余的娱乐节目一概取消,两个人的伙食直接提前每天专人做好,专人送达。两人日日夜夜全心身的研究人员的筛选和怎么具体实施实验的步骤和实验过程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毕竟上次实验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他是南朱身边的人,这一次筛选人员范围扩大到整个市,一般情况下我们对陌生人有一定的警惕性,所以说下次的实验难度系数很明显增大。
到最后西赫和南朱选定了三名实验对象,这三个人各方面的条件都基本符合西赫的预期,他们根据三个人的不同情况设计了三套基本实施方案,在三套基本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每套方案又包含三套方案,西赫对实验的每个细节都设计到位,从小事入手,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做到时时有计划、件件有回应、处处有检查、事事有总结,杜绝漏洞,消除盲点,以防出现意外情况,南朱应付不了。真正做到精细化、数据化、流程序、标准化,用南朱的话形容就是精、准、细、严。
通过和西赫一起工作,南朱真正明白只有你追求极致的人生,人生才会给你极致的体验。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人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其实这种人一般是才的成色不足,不患别人不知己,就患技不如人。自认为才华出众,才高八斗,其实还差得远。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影响才能发挥的要素不具备,这个要素与性格、人脉、情商、社会关系都有关系。苏轼的人生崎岖坎坷,可是这样的人生也使苏轼在诗、词、文上都有很大建树,是北宋文学的集大成者。可见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会有自己的发光点。
说怀才不遇者,总感觉自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其实世界之大,什么人才都有,相对于渺茫大千世界,人类的知识还是非常有限的,个人的力量顶多沧海一粟。对于古往今来的万千社会,个人能力只能是蝼蚁之力。而蚂蚁之所以能撼动大树,那是团结的力量,更是集体的智慧,同时也是外部环境给创造了机会,找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所以怀才不遇者,只不过是自己把蝼蚁之力自我放大为撬动世界支点的力量,于是表现为目空一切,等在现实面前碰了钉子后,又消极处世,自己把自己沦落为“怀才不遇者”。
纵观西赫的一生,是短暂的,却又是辉煌的。他经历了年少成名,也曾在巅峰的时候跌落谷底。好在,他那追求极致人生的梦想始终没有改变,他始终想打造出自己的产品,并且流芳百世。幸运的是,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