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生宙 >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消失的航班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消失的航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或是丈夫、父亲、儿子、兄弟、邻居、同事,她们或是妻子、母亲、女儿、姐妹、邻居、同事,但是墨涵没有任何罪恶感,她只有快感,杀戮的快感、死亡的快感、恐怖的快感。

这时候的墨涵一边欣赏自己的破坏成果,一边操纵飞机继续飞行。她控制着飞机在黑色的夜空里,尽情的翱翔,这时候的墨涵感觉自己就是一只巨大的、自由自在的空中雄鹰。她享受着这钟控制的满足感。

飞机整整飞行了七个小时,离开马六甲以后,墨涵一直往南印度洋那个方向飞,而不是往亚洲大陆飞。因为墨涵早就查明,南印度洋方向更加难以发现。那片地区非常空旷,只有空空的印度洋,平时人就几乎不关注。

在最后一个半小时期间,转向了三次,墨涵觉得有点劳累,就把飞机暂停在南海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3月9日,墨涵意犹未尽的又将OL750开了两个小时,北京时间早上8点,飞机燃油耗尽,在南印度洋一个不为人知的海区坠毁。平均水深3890米的印度洋,飞机掉到5000米以下去了都不奇怪。这片海区平常飞机、船只经过的都很少,各国也无处可以搜索。最后,可能几十年、几百年都发现不了,墨涵就这样确立了她在破坏史中的宗师地位。

得知消息后,中方□□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和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

中方最高领导强调:牵挂岸航失联乘客;急切盼望好消息,哪怕是一丁点好消息;目前到达相关海域的有8艘中国舰船,还有一艘正在驶向相关海域,而且我们还动用了十颗卫星进行信息技术支持,只要有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中国政府启动了全面应急和搜救机制;要求有关方面加强协调,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到岸航的失联航班,妥善处理好相关各方面的事宜;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

中国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中国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的两艘搜救船已分别于北京时间2024年3月8日早上10点49分、11点30分从西沙、海口出发前往南中国海开展搜救。波音公司也对此事件表示关注,并同时强调波音777飞机的安全性。

连日来,中国、奥莱岸、越南、美国等十余国家集结力量展开搜救,但仍无确切信息。与这场国际大搜救同步,漫天乱飞的流言引发重重猜疑。搜寻时间持续了1046天,覆盖12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区域,总共耗资1.6亿美源,搜索行动于2027年1月停止时,除在印度洋沿岸多处发现被冲上岸的三块飞机残片外,没有找到这架飞机的下落。

在漆黑的海底寻找岸航OL750到底有多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表文章说,海水深度是最大的考验,在4500米深的海底,巨大的水压能够摧垮所有物体。文章首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想寻找山下的一个手提箱,四周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这就是岸航OL750航班搜寻人员尝试了一个多月的工作。

人们花了近70年才发现泰坦尼克号的残骸,直至今日,它还静静地躺在3800米深的海底。2009年,载有228位旅客的法航447航班坠毁。调查人员用了大约两年才确定飞机残骸和黑匣子位于平均3000米的海底。

OL750的真相可能还停留在“黑匣子”里,和飞机残骸一起躺在某个海底深处。但它带来的遗产将深远影响以后的航空业发展。

OL750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全球的关注,联合大搜索,更给遇难者家属带去了焦灼、忧虑、悲痛……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人为这架飞机牵肠挂肚,多少人为这些鲜活的生命祈福。

遇难者家属永远不会放弃一丝希望。

黄冈市民于洁在这之后一年又一年一直等待着丈夫回家的那一天,她坚信丈夫还活着,正过着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日子。

“我最开始以为十天,最多半个月就可以找到,没想到四年了还是一点音信都没有,不管怎么样,我相信我老公一定会回来。”于洁若有所思,思绪似乎还停留在飞机出事前那个百花盛开的春天。

OL750遇难时,于洁刚刚与老公结婚一个月,本有一段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他们,但那场众所周知的灾难吞噬了一切。“我当时蜷缩在一个角落里,不停的哭,哭到抽泣,那种无助你永远体会不到,我尝试冷静下来,但我做不到。”于洁一直没有忘记,当时的痛彻心扉。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于洁患上了重度抑郁,体重骤减不足70斤,直至多年后才有所好转,因为那时的她已经将等待与生活完美融合。

像于洁一样“痴心人”的还有很多,琅琊市民文成,岸航家属圈中的“名人”,前前后后接受过多少家媒体的采访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我儿子没死,只是出差了还没回来。”这是文成对所有媒体都要说的话,并不断强调只要没有死亡证据,人就没死。

2024年3月8日,文成开车送儿子文立到火车站,而这也是父子见的最后一面。

“儿子跟我说奥莱岸有个好地方要从那开展业务,我当时不知道奥莱岸在哪。”

后来为了找寻儿子的下落,他与老伴儿去了陌生的奥莱岸不知道多少次。

“现在我电脑用的特别溜,以前打印个材料都得找儿子,现在连飞机构造都懂了。”

为了找到儿子的下落,年过花甲的文成开始学习英语等知识,甚至将波音公司告上法庭。

在飞机失事后的一千多个日夜里,李芝从未放弃过寻找自己女儿的下落,她在河南和北京两地间往返了80余次,平均每个月2次。

外交部、民航总局、大使馆……只要能问询的地方,她都跑遍了,“我日夜期盼,就是想要一个准信,想要回自己的女儿”。

“好好的一个人坐了一趟飞机就没了。”时至今日,李芝依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平安回家。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OL750带给生者的痛苦可谓刻骨铭心,哪怕是飞机失事前的点滴瞬间都被他们记得清清楚楚。

岸航失事后丽都饭店就是人间地狱,崩溃的、休克的、送医院抢救的、互相抱头痛哭的,是想象不出的惨痛。

也许最让遇难者家属放不下的是,他们始终没有得到真相,没有得到答案,之后的很多很多年,他们还是在寻找,在期盼。

逝者已矣,最令人牵挂的便是家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