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短篇单元】《八小时速通考研政治 > 第15章 近24年考研真题(马哲篇)

第15章 近24年考研真题(马哲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章考研真题练一练

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在最后面)

1.(2020-2题)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技术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为人类发展更新了“发动机”,悲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了“人类的终结”。对人工智能社会效用的评价是()

A.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评价

B.对主体需要发展程度的认知性评价

C.受主体情感,兴趣和爱好影响的主观性评价

D.对客观事物的属性以及其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性评价

2.(2015-1题)钟果工程院院士袁龙坪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3.(2014-1题)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尔挫折

4.(2012-1题)蒽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想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5.(2023-18题)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同一个事物之所以有横,册,远,近,高,低等评价差异,是因为()

A.评价客体没有自身固有的本质与特性

B.评价过程与评价主体有着直接的关系

C.评价没有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的区别

D.评价结果随主客体的相互关系而变化

6.(2019-18题)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A.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