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医院,先把给老太太的早餐让值班大姐给9床送进去。
然后陈落坐到椅子上,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看医生和护士都在干什么。
8点多,听见护士喊:“9床——”
陈落赶紧起身走到ICU大门口,这时候医生站在大门与二门之间,开始一个一个的给病人家属讲病情。
陈落看上一个病人家属已经离开,赶紧过去问:“医生,9床的病人怎么样了?”陈落看了这么久,已经知道医生这是在干什么了,应该是每天早上的病情告知环节,医生叫着床号,然后就分别告知病人在里面的情况。
医生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态度很好。
“9床目前情况不错,老太太一天比一天好了,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你通知一下家属,联系病床,可以从ICU转出去了。”
陈落为这个老太太高兴起来:“太好了,医生,是今天就可以转吗?”
“只要联系好床位,随时可以了”。医生说。
陈落高兴的谢过医生,返回长椅,掏出手机就给病人的儿子打电话,那边很快接通了,“张医生,医生说阿姨的病情好转了,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让你赶紧联系床位,随时都可以转出。”
“太好了,”那边儿子的声音也非常兴奋,“我马上联系。谢谢你啊,陈姐。”
放下电话,陈落心情很好,看着病人康复起来,这真是很让人开心的事情。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是小护士在喊:“7床,7床的家属在不在?老爷子说肚子饿,饿的不行了,都九点了!怎么还不给送早餐!”
ICU门口的所有人开始互相看,想看哪一个是7床的家属,这么粗心,居然9点了还没给病人送早餐。护士喊了半天没人应声,护士边抱怨边回房间去找7床家属的联系方式,准备打电话谴责。
这时候吴姐坐到了陈落旁边,开始絮叨:“这都什么孩子啊,老人在ICU,连饭都不给送,人也不守在这边。”说完还用目光瞟向坐在陈落另一侧的一个女人。
那个女人穿着一件白色羽绒服,正在用手中的Kindle看小说,听见护士喊,也没抬头,似乎是看书太入迷了。
吴姐这个好奇心强的,也是出于好心,想着这女人会不会看书入迷了忘了给家人送早餐了,护士喊也没听见,就碰了碰那个女人,说:“你是7床吗?护士刚才叫7床送早饭。”
那个女人缓缓抬起头来,陈落看到她年纪也不轻了,大概40来岁,面容姣好,但眼圈红红的,她说: “要是我爸爸能让我送饭就好了。”
吴姐很尴尬,觉得自己勾起人家伤心事了,就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啊,我还以为你看书忘了呢。你爸爸怎么了啊?“吴姐这个好奇心真是没得说,这个时候还不忘问上一句。
那女人沉默了一下,然后有点哽咽着说:”我爸爸插了管,现在都没有意识。食物都是鼻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如果能让我送饭那该多好。”叹了一口气,她接着说,“我真是羡慕7床的家属。”说完又低下头去,看着手中的Kindle,但是陈落看到她迟迟没有翻页,一会儿,几滴眼泪滴在了上面。
陈落眼圈也红了,陈落打小就泪点低,看书看电视,动不动就跟着人物一起哭。旁边这个女人一掉眼泪,陈落想到自己的爸爸,马上就觉得自己也不行了,想安慰两句,都怕一开口眼泪掉下来。
旁边的吴姐身经百战,完全不受影响,很自然的就接着说:“别担心,有很多拔管成功的,等拔了管就可以吃饭了,你放心,现在成功率挺高的。”
而陈落知道,老年人能拔管成功的真的是少数了。
这女人说的插管指气管插管,意味着病人无法进行自主呼吸,需要通过该方式帮助挽救生命。气管插管是将特制的软管通过鼻腔或是口腔,置入气管或是支气管的方法。
当病人需要使用气管插管,说明患者已经丧失了自主呼吸功能或者自主呼吸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如急性呼吸衰竭、血液阻塞、呼吸窘迫、严重缺氧、肺部感染严重等。这时使用此方法,可以在患者气道内建立人工呼吸通道,改善患者的症状。
气管插管只是一种对症处理,为抢救患者的生命提供宝贵的时间,但不能解决病人的根本问题。
同时,气管插管意味着更多的感染机会,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年龄大的老人,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