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落把饭给护士时,特意交代了一句:“麻烦您跟老太太说一声,这是他儿子特意买的,昨天医生不让喝羊肉汤,所以换成了鸡汤。他儿子已经在外面等着了,下午三点就进去看她。”
回来坐到老太太的儿子旁边座位上,陈落开口问:“张医生,找到病床了吗?”
“没有,我问了一下,这个医院没有空病床,我正在打听周围其他的医院,这两天先让老太太在这里把病情稳定一下吧。“
“那还是得快一点啊,我看老太太很不喜欢呆在ICU里,特别想出去。“陈落设身处地的想,那个环境确实不是人呆的。昨夜那个放弃抢救的人也是在里面没得,旁边的病床病人估计都一晚上没睡。
老太太的儿子也很无奈,“我问了很多科室,都没有病床。我想等两天,如果情况稳定了,可以直接让救护车送回我们老家那边,我工作的那家医院,那边我熟,可以住很好的病房。就是路程有点远,需要开车5个小时,目前走有点冒险。”
“那倒是,路上时间可真不短。”陈落说。
中午,陈落自己出去吃饭,看到3床的那个女人,搀扶着自己的妈妈也出去吃饭,她的妈妈头发也已经都白了,70多岁,面色憔悴,身体看起来也不太好。
她们俩面对面时打了个招呼,互相点了点头。
陈落这两天了解到,3床的病人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在北京工作,40多岁,年龄比陈落这个身体还大一些,但看着可比现在的陈落年轻多了。这次专门从北京请假赶回来,老公还在那边照顾两个孩子,一个上中学,一个在上小学。
这个女人一看就是一直被照顾得很好,从小也是独生子女,父母疼爱,家庭幸福,陈落记得第一次见她,48岁的年龄看起来不到40岁,虽然神色悲痛,但明显能看出保养很好,穿着也都很精致。
陈落之所以一直关注这个女人,因为她觉得她们俩很像,都是独生女儿,都是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父母宠爱,但父母都在老家。而如果她的父母以后老去生病,她也很有可能会面临和这个女人同样的场景。
“呸呸呸,我爸妈才不会生病,才不会住ICU。”陈落马上又唾弃了一下自己的乌鸦嘴。
每个白天,这个女人和妈妈大部分时间都坐在长椅上,到了饭点,她妈妈经常说不想吃饭,她会连哄带劝的拉着妈妈去吃饭。
这个女人在医院对面的宾馆定了一个标间,让她妈妈晚上住在里面,她则每天晚上跟陈落一样躺在长椅上。
经常听人说,到了医院就发现孩子多的好处了,起码能轮流替换。
不过两天,陈落就发现这个女人原本保养挺好的面孔开始憔悴,头发干枯,而眼睛一直都是红肿的。
她爸爸插管今天第三天了,情况还算稳定,目前医生正在找病毒,插管实际上就是给医生争取时间,让他们能有时间进行治疗,如果能在插管期间把病毒找到,并对症下药,把白肺治好,然后再拔管,病人就可以慢慢恢复。
如果不插管,那病人可能随时会因喘不上气去世,那就失去了最后的治疗机会。但一旦插管,病人就属于无意识状态,除非后续能治好,否则再不可能醒来。
而插管也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或者器官衰竭,尤其是老人,原本就年纪大了,在插管治疗的过程中很难挺过去,所以能拔管成功的人很少。
所以插不插管这个选择真是很难做。
今天凌晨三点多,这个女人的妈妈就从宾馆过来了,女人本身也没有睡得很熟,听见动静就抬眼看看,看到是自己妈妈,爬起来低声问:“妈妈,你怎么跑过来了,这才三点,路上又冷又黑,你干嘛不多睡一会?”
她妈妈低声说:“我睡不着。你赶紧踏踏实实睡会,我在这里坐着,有啥事我能听见。”
“有什么事我会给你打电话,过来也见不着我爸,又没啥事,你不用过来,你在宾馆睡不着躺床上歇歇也行啊。”女儿说。
“我总觉得坐在这里会离你爸更近一些,我更安心。”母亲低声缓缓说。
女儿沉默了,半天没吭声。
母亲说:“要不,你去宾馆躺躺吧,这椅子上也睡不好。”
女儿带着鼻音说:“我到宾馆也不安心,就想留在这里。”
陈落当时躺在被窝里,没有起身,但也泪目了。
宾馆就在医院的马路对面,过一个天桥而已,离这里100多米,一个电话3分钟就能到。
但亲人们就想守在ICU门口,虽然见不到人,但一墙之隔,就仿佛能伸手触及,就仿佛还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