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到ICU门口 > 第14章 12月19日

第14章 12月19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失控,陈落躺在被窝里,想到那个女人说的这个词,觉得这个词说的真好。

到了医院,所有的一切就已经失控了,你的身体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也不在家属手里,很多人都认为掌握在医生手里,医生说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每个来看病的人都感到身不由己。但,医生真的能掌控吗?

医生中有一句名言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医学发展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仍有许多无能为力。医生不是神,一切医学技术都是对身处困境的人的帮助。

医学的作用只是帮助,治愈仅仅是有时而已。

第二天早上8点多,医生开始通报病情。

轮到3床的时候,医生跟她们说病人情况很危急,问她们是否考虑好了,是否同意上ECMO,陈落看见她们沉默着点了点头。

看来3床的女儿已经下定决心,要违背父亲的意愿,抢救到底了。

对于子女来说,只要经济上允许,其实也是不得不这样做,哪里还有别的选择呢?

9点半,朱阿姨来了,脸上带着笑容,春风满面。

朱阿姨很会说话:“小陈呀,我觉得你很有福气呀,你看你陪护的第一个病人就出院了,我们是第二个,这马上就可以拔掉管子了。”朱阿姨一说这话,旁边马上有家属看了过来。

陈落吓了一跳,赶紧说:“哪里哪里,这是医生的水平高,病人的运气好,我没做什么的,跟我没关系。”

陈落心想,第一个老太太那是不得已出院的,到现在她都没敢问张医生他妈妈现在的情况,生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可别给自己加什么锦鲤的头衔了,就自己这运气,倒霉催的穿越过来,天天省吃俭用,还睡在椅子上,关键还又老又丑的,连个正经工作都找不到,还有啥运气啊。

朱阿姨高兴的跟陈落聊着天。

很快,不到11点,有护士出来叫:“18床~”

朱阿姨大声应着:“在呢,在呢,人在呢~”

让陈落想起来电影里葛优经典的那句台词,突然有点想笑。看到旁边愁云惨淡的其他家属,陈落又生生把笑憋了回去。唉,真是罪过。

在ICU门口,医生告知了朱阿姨和陈落,病人拔管顺利,预计很快能醒过来,醒过来人可能会比较痛苦,因为管子插进去拔出来对身体肯定是有损伤的,需要养一养,让朱阿姨进去探视时要安抚好病人。

陈落刚准备继续发问,医生仿佛看出来陈落准备提问了,没等陈落开口,马上接着说,后续就好好观察情况,如果不出现反复,一切顺利的话三天后可以去掉鼻饲,恢复进食。情况持续稳定的情况下,再过三天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建议可以回老家的医院,接受后续的治疗,都是些康复性的治疗,其他医院都可以做。

说完,医生说,里面还有事情需要处理,如果没有其他问题,他得赶紧进去。

陈落还打算再问问病人是哪里损伤?损伤有多严重?这种疼痛是哪种疼痛?怎样做可以缓解?目前肺部是彻底恢复了吗?指标是什么样的?等等等等。

还没等问出口,朱阿姨就高兴地说:“没问题啦,谢谢医生!”

然后拉着陈落开开心心的往回走,陈落感觉很多话被憋在肚子里,这种感觉很难受,眼巴巴的回头看着医生,就见医生飞速的转身走了。于是陈落一脸不情愿的被拉了回去。心想,哼,你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我明天还得见你,到时候我有的是机会问你。

朱阿姨中午拉着陈落出去吃饭,两人吃的肉夹馍和粥。朱阿姨要请客,陈落坚持自己出了自己那份钱。陈落的赚钱原则是,该给我的一分不能少,不该我的一分都不能要。这样相处起来,大家都轻松。

朱阿姨下午探视时间,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女儿果然醒了,还不能说话。

朱阿姨说女儿肉眼可见的瘦了不少,人也很憔悴,眉头紧皱,看起来痛苦的样子。她在旁边跟女儿絮叨了半天,把医生说的几天可以进食,几天可以出院都告诉了女儿。女儿听完感觉眉头舒展了不少。

朱阿姨开心的走了,说明天探视时间再来。

陈落看到3床的女儿探视结束后更沉默了。正好她们家有亲戚过来,跟她母亲说话,她则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现在ECMO已经上了,估计看到父亲身体上又插了其他管子,她的心情可想而知。

陈落在手机上找了一本关于医学护理方面的书,开始看起来,既然干这一行还是要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这种书肯定是很没意思,但是陈落拿出了当年考研的干劲,抱着学习的态度,可惜就是没有纸质书,没法在书上涂涂画画,陈落特别喜欢在书上做笔记、圈重点。于是打算有时间去书店看看,有合适的可以买一本。

过了一会,15床的家属过来找她,15床就是那个70多岁的退伍军人,因为腿部骨裂住院,结果悲催的传染上支原体肺炎,进了ICU。

他们家的儿女是轮流在医院值班,老太太则白天大部分时间一直在这里,一直都比较安静,今天是轮到女儿值班。

那个老太太和女儿走过来,坐到陈落身边,女儿说:“你好,我是15床的家属。”

陈落放下手机,回答:“你好,我知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