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94章 谁是黄雀

第94章 谁是黄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复北的这重杀意远在刘郁离预料之外,向来把别人当boss刷的人,完全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被土著当成血包。

此番表情落到对面的王复北眼中,则有了不一样的意味,刘郁离失算了。

一子错,满盘输。想到此处,王复北整个人像是吃了仙丹一般通体舒畅,逍遥云端。

“刘郁离,你以为天下就你一个聪明人吗?”

话音刚落,杂乱的马蹄声忽然响起。

王复北像是刚打了一场胜仗的将军,翘首期盼着他的荣耀时刻。

几息过后,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现在众人眼前。

领头的王平率先下马,大踏步来到王复北面前单膝跪下,“幸不辱命!公子要的人,小人给您带来了。”

一队人马纷纷落定,最前面的是十来个穿着同样蓝灰衣服,身强力壮的王家部曲,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三个衣着各异的中年男子,再后一排又是十来个王家部曲。

前后两队部曲将中间三人紧紧围在正中心的位置,看着似保护又似押解。

山长长叹一声,眼尾的皱纹像浮云堆积在一起,瞄了一眼刘郁离,见他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一双桃花眼寒气逼人。

瞟了一眼王复北,却见他红光满面,目光灼灼。

山长第一次觉得他老了。这场大戏从开局到落幕的权力都不在他手中,扭头朝着一旁的学子吩咐道:“去搬两把椅子来!”

看戏自然要有看戏的样子。

此番变故,山长夫人有些不安,“怎么就闹成这样了!”

山长拉着她的手,轻轻拍了两下,以示安抚。

等山长、山长夫人落座后,王复北领着那三个中年人来到二人面前,指着左侧八字眉、八字胡的矮胖男子介绍道:“这是广陵刘氏的族长刘名。”

刘名似模似样地拱手见礼。

中间身形瘦弱,面白无须的黑衣男子张口道:“上虞主簿郑毅。”

右侧长着细长眼、鹰钩鼻的褐衣人含笑道:“广陵主簿贾鑫。”

山长:“直接说明你们的来意吧!”

提起此事,三人心中无不骂骂咧咧。

刘名心里苦,作为广陵刘氏的族长,听着好像威风八面,实则整个刘氏家族都穷到快要喝西北风。

有一天他与小舅子贾鑫喝酒时大倒苦水,贾鑫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广陵刘氏再穷好歹也是士族,这年头士族名头值钱,与其守着族谱要饭,不如出售族谱开源。

挣钱嘛,不寒碜。

这么做是有风险的,一旦被别的士族发现广陵刘氏就会被踢出士族行列。

如何既能挣到钱又不被别人发现?贾鑫又想起来了自己远在上虞,同样做主簿的表哥郑毅。

一个堪称卡bug的产业链诞生了。

当前的户籍制度一句话概括为:士庶分离,贱籍不入。

士族与庶族的户籍是分开管理的,因前者享有多种特权,是天生的大老爷,衙门小吏得罪不起,又不能从中捞取油水,对于这些人的户籍文书管理相当懈怠。

当有士族来衙门申报户籍时,基层官吏通常不会查验真假,直接录入。

而庶族(平民)则不同,庶族承担着赋税、徭役等重责,为了防止庶族瞒报人口,官府会定期检括,清查隐匿,管控较为严格。

至于部曲、奴婢、倡伶等贱籍之人通常是豪强的私户、隐户,不纳入国家正式户籍。

当前户籍管理还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重大缺陷,录入、上报、注销等所有程序全部依赖于人工。

一个新户籍从县衙录入到上报州府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这期间的各项户籍信息全是人工书写,对于负责此项工作的文书小吏来说,一张户籍文书就是多写几个字的事。

贾鑫与郑毅都是混迹衙门多年的小吏,二人太清楚其中的门道了。

贾鑫先把人落户到广陵刘氏名下,等他制作好户籍文书后,再将户籍迁出,转由郑毅操作,郑毅会根据广陵的户籍文书完成挂籍上虞的程序。

最后,贾鑫利用时间漏洞,在上报州府前,抹去广陵的户籍记录。

先添再删,广陵刘氏在衙门登记的户籍信息没变,本地人无法察觉,而在千里之外的上虞,广陵刘氏已经遍地开花。

三人行事谨慎,又是利益共同体,谁也不会出卖谁,本以为这样一本万利的买卖能做一辈子,谁知道其中一个拿了假户籍的冒牌货不守规矩,行事招摇,一朝成了天下闻名的广陵公子。

自广陵公子刘郁离扬名之后,三人着实被吓得不轻,干脆就此收手。

为了以防万一,三人商量了一番,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只要把刘郁离的名字写进广陵刘氏的族谱,假的也成真的了,还能白赚一个出息后辈,何乐而不为?

就在三人打算实施计划时,王平出现了,他要调查刘郁离的身份信息。

哪怕王平动用了太原王氏的名头,依旧没能逼出三人实话,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刘郁离暴露了,他们也会跟着沉下去。

但王平也不是泛泛之辈,买通了衙门里其余人,拿到了三人联手伪造户籍文书的证据,十年时间,百余份假户籍。

一旦曝光,三人面临的何止牢狱之灾?

尤其是最近一年为了备战秦国,扩充兵源,丞相谢安有意推行土断之法,核心主张就是重整户籍,不再区分白籍(侨居南方的北方士族的临时户口)、黄籍(正式户口)。

此举不但会损伤北方世家大族的利益,还不利于豪强隐户,若是此时爆出来如此大规模的户籍造假事件,朝廷就有借口推行土断政策。

作为直接导火索的贾鑫三人,将会沦为朝廷与门阀斗争的筏子,到时候死的不仅仅是他们三人,还有三人背后的家族。

王平与三人约定,只要他们愿意指证刘郁离户籍造假,其余的一笔勾销。

这就是三人哪怕明知会丢官坐牢也要指证刘郁离的原因,死一个与死一族,还用选吗?

面对山长的询问,广陵刘氏的族长刘名率先开了口,说出了第一句话,“广陵刘氏没有刘郁离此人。”

原本因王家众仆役出现而躁动的人群随着第一句话慢慢安静,震惊、不可思议出现在众人脸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