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139章 寿阳陷落

第139章 寿阳陷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胡彬自接到谢玄命令,随即统领五千水军奔赴寿阳。

寿阳地处淮水区域,乃是军事要塞,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此战略要塞,谢安自然不会没有安排,早在秦军出动之时,已经传令平虏将军徐元喜、安丰太守王先死守寿阳。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徐元喜、王先连同城内三万大军,碰上三十万秦军,再是浴血奋战,也无力回天,还没等到胡彬的援军,就已被秦军攻下。

“报!十月十八日,寿阳陷落!守城将领已被秦军俘虏!”

手中的军报被大掌攥成一团,胡彬没想到自己紧赶慢赶依旧迟了一步,眉头紧皱,看向身旁的参军诸葛侃、别将何谦。

诸葛侃看着淮水区域的行军图,指着其中一点说道:“驻守硖石城,伺机而动。”

硖石城地处寿阳西北硖石山上,此山地势险绝,中有淮水流经,两侧皆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乃是守卫寿阳的天然屏障。

更重要的是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战略意义,山上两侧设有两座城寨,便于军队驻扎,此处距离寿阳城仅有二十五里,便于观察战局,随时出兵。

何谦:“若是寻到机会,我军可以沿着淮水,直达寿阳。”

话虽如此说,但几人对此却没抱太大希望,因为双方兵力太过悬殊。就算他们没来迟,多五千水师难道就能改变战局吗?

这些话,胡彬藏在心底没有说出,只是带着众人退守硖石城。

与晋军的消沉悲观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秦军大营。

刚刚攻下寿阳重镇,军营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伙头兵一个个忙得脚不沾地,为了庆贺大捷,今日的伙食比平日丰盛了数倍。

有人烹羊宰牛,有人劈柴挑水,红艳艳的炉火灼灼燃烧,几十口大锅水汽沸腾,大半的军营都被食物的香气笼罩。

中军帐中,苻融正带着一众将领,商量战后事宜以及后续的作战计划,忽然斥候来报,“晋军援兵已至,现驻守硖石城。”

斥候将已探明的情况一一道出:“领兵之人疑似北府军大将胡彬,约有几千人,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侦查。”

苻融:“北府军可是个难缠的对手。诸位有何良策?”

硖石城的晋军就像一颗钉子,随时有插入寿阳的风险。

镇北将军梁云当即请命,“给末将两万兵马,不出三日即可拿下晋军。”

扬州刺史王显对此十分赞同,孙子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梁云率领几倍的兵力,哪怕晋军占据地势之利,也不是秦军的对手。

但要是围攻晋军,还需要做一件事,想到此处,王显开言道:“我军可以再派一路人马,绕到晋军身后,断其后路。”

如此一来,便是瓮中捉鳖,十拿九稳。

卫将军梁成扫了一眼桌上的地图,伸手指着不远处的洛涧,说道:“此处乃是设伏的好地方。”

有山有水,一来便于隐藏伏兵。二来适合安营扎寨。三来此处溪涧连通淮水,秦军可以在此处高树营寨栅栏,用以截流、隔断淮水,拦截胡彬的后撤之路。

苻融看向卫将军梁成,严肃道:“你亲自领兵五万屯于洛涧,只围不攻。”

前有二十余万主力大军,后有五万伏兵,这一次叫晋军插翅难逃。

梁成猜测道:“将军是想要耗尽胡彬粮草,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晋军?”

苻融伸手指着北府军所在的京口,说道:“如果谢玄知道了胡彬被围困之事,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袖手旁观看着我军吃掉寿阳后,再吞掉胡彬这支军队。二是出动大军,救援胡彬,与我军全力一击。到时候我军背靠寿阳,一不缺补给,二则以逸待劳,未尝不能一战而胜。”

无论谢玄怎么选,吃亏的都不会是秦军。放弃胡彬,八万北府军失去数千人,相当于自断食指。选择救援,七万余人对上三十万秦军,有来无回。

苻融的战略,众将领看得分明,皆以为高明。

梁成更是预言道:“以我对谢玄的熟悉,他必然会选择救援胡彬。”

两军之间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若是任由秦军吃掉胡彬,还不如尝试能不能救回这根食指。

乌衣巷的歌舞犹在继续,宴饮酣处,有一将领身着盔甲,腰佩长剑,从门外直入院中。

不多时走到谢安面前,看到谢家的热闹景象,愤懑之色,难以遮掩。

他们在前线打生打死,而这些高门大户却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怎能不令人心生忧愤?一想到桓将军派他来的用意,心底更是愤恨难平。

谢安好似全然没有看到一样,视线停留在众舞女身上,说道:“继续舞!”

因来人而打断的丝竹声再次响起,院中粉衣绿裙的舞女再次摆动柔软的腰肢,纤细白皙的手臂舞动红绸,织出一片灿烂云霞。

然而,宾客的心神早已被来人吸引,尽数凝视着那位将领,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

谢安饮下一杯酒,带着三分醉意,眼神迷离,问道:“桓将军派你此有何要事?”

众宾客没想到谢安会毫不避讳的当众询问,一个个伸长脖子,竖起耳朵,凝神细听,生怕错过一丝消息。

或许是因为丝竹声太过吵闹,或许出于对谢安的不满,那人大声喊道:“桓将军忧心建康安危,特命属下带来三千精兵支援建康!”

众人一颗心被此话高高吊起,七上八下,没有着落。

谢安好像没有听清,又问了一遍,“你来干什么?”

“桓将军忧心建康安危,特命属下带来三千精兵支援建康!”将领以更大声音复述了一遍,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