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现在的侯逸,仅仅是能开机而已。
这就给了林若溪抢夺的机会,否则她还得想办法严防死守,让侯逸没机会拿到一千两黄金,那就太麻烦了。
“是,”问素立刻应下,“我一定让人盯紧,绝不给他再伤害小姐的机会。”
林若溪垂眸看着杯中茶叶浮浮沉沉,蒸腾的雾气模糊了她的面容,也遮去了她眼底的深意,“问素,回去叫你老子娘动一动,我和如清日渐大了,动小心思的绝不只有侯逸一个。两府上的下人都查一遍,那些偷奸耍滑的,心思不纯的,家里不安生的,借着年节都开恩放出去吧。”
昭华郡主府和成平侯府的大管家都是林家老人,专门管理明面上隶属于爵位的产业,但内管家是皇家给的嬷嬷,都是当年太后身边的管事大嬷嬷。
内管家作为从宫里出来的,统管府内事务,只是随着林若溪和林如清日渐长大,渐渐有荣养的趋势。
真正下面干事的,是提拔起来的四个副管家,两男两女,负责给大管家和内管家打下手,以及实际执行。
问素是林家家生子,父母管着府里下人的规矩和赏罚。
他们最是知道府上这些下人什么样儿,对于他们背后的人际关系也摸得透透的。
“是,”问素闻言,当即郑重起来,“我一定叫爹妈查清楚,不叫那起子黑心肝的钻了空子。”
林若溪抬起茶杯,喝了一口,沁人心脾的茶香,让她大脑一片清明,“回去让大管家先查,你老子娘私下里再摸一遍,不要怕查出萝卜带出泥,两府人也太多了些,总共四个主子,怎么都够人伺候。问题不严重的,不愿出去的,就打发到各个庄子上。”
林若溪一想到,两府浩浩荡荡六七百人,真正的主子却只有四人,但每月支出去的下人月银有上千两,就忍不住咋舌。
这也太奢侈了些!
这还只是月银,下人的吃穿用度都在府里,四季的衣裳,时令的鲜果,日常饮食,统统加起来,每年耗费一万两不止。
当然,像问素问情这等人才,她便是多付出一倍的银子也愿意。
但从原主的记忆看,和《红楼梦》中体现出来的一样,很是有一批人是白白养着不干活的。
他们有的是林家的家生子,有的是林家妇带来的陪嫁,因这些年林家主子凋零,他们又一茬接一茬的生,人数逐年增多,不好安排,便一个事两个人做,甚至三个人做一份工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还是宫里出来的嬷嬷管事能力高超,否则就会和贾家那样乱糟糟的。
丫鬟婆子整日嬉笑喝酒,小厮侍卫没个正行。
原主年少,也念旧,知道了也不大管,只要不出乱子,白养着他们也就养了。
但林若溪忍不了,从华尔街出来的人,不说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那绝对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要是用不了,就只能淘汰。
林若溪看不了这种浪费人力的事,实在不行,就多置办一些产业,像纺织作坊什么的,总能把人动员起来。
当然,前提是他们确实没犯什么大错,品行也过得去。
正好趁这次机会,先清理一波,把有问题的统统放出去。
问素神情一凛,知道自家郡主这下是动真格的了。
“小汤山那边,就暂时别去打扰了,免得扰了娘和二婶养病。”林若溪淡淡吩咐。
林家这一家子啊,身体都不怎么好,原主和林若清还好点,有江太医从小调理,如今也算康健。
但原主的娘和二婶,自从丈夫儿子去世,便受不住打击,一直病歪歪的,能养到现在,真是竭尽全力,耗费了无数珍惜药材。
可她们还是体虚,每年时不时要病上好几场,尤其到了冬天,更是受不住北方这严寒的天气。
为了叫她们过得舒服点,皇家赐下了小汤山温泉庄子,有近两千亩大,挖出大大小小六七个泉眼,把整个庄子蒸腾得温暖如春。
加上种植了不少植物,即便是北方的冬天,依旧繁茂昌盛,绿树成荫温度适宜。
太妃和侯夫人基本每年都在那里过冬,也就年节祭祖回来一趟。
原主落水这事,两人知道了肯定着急,要是急忙忙赶回来,受了风寒,定要大病一场,还不如瞒着。
这也是书里侯逸和安平侯府能糊弄过去的原因之一,原主昏迷着,林如清在宫中念书,两个长辈在小汤山,没来得及感回来。
等她们回来,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事后,两人因为赶得及,确实受寒了,也病了一场。
那件事就这么稀里糊涂过去了,彻底奠定了侯逸是原主救命恩人的说法,至于其中做的手脚,早就雁过无痕了。
林若溪不想叫她们知道担心,既然占了原主身体,就要帮她照顾好家人。
“是,那舒家那边,郡主可要做些什么?”原本太妃和侯夫人回来了,倒是可以帮着向舒家讨一个公道。
可既然要瞒着她们,郡主尚未出阁,倒不好表现得太过于咄咄逼人。
难道就这样放过了舒清雪?
“舒清雪啊,”林若溪眸光沉了沉,侯逸受罚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舒清雪就不一定了,作为重生女主,应是有点运道的吧?
“先盯着,我要看看她的手段!”才好见机行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