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喜报的官差喜笑颜开,这可是榜眼的喜报,看着手里喜庆捷报,也自豪起来。
肉铺这边热聊的人也向那边看去。
那家仆见着立马高兴道:“哎哟,这时要去方家了,我得赶紧回去禀报!”说完就大笑着跑了。
倒是旁观的人有些疑惑,“这方向看着不像是方家那边。”
等到官差停在了肉铺前面,众人还以为是累了停下稍作休息。
前面捧着捷报的正是刘捕头,此次因着榜眼本人并不在家,所以只派了刘捕头。
刘捕头笑着朝黄屠夫弯腰,恭敬奉上捷报,大声道:“黄老爷,令郎高中榜眼,快来接这喜报吧。”
这话一出,周围瞬间炸开了锅。
“怎么是黄家,不是方家吗?”
“许是闹了乌龙,这黄和方,听着挺像。”
“好笑好笑,闹这么一出,那唐家和方家还结亲吗?”
“我看了后面官差提着的大榜,上面写着的是黄明山!这方家怕是白高兴一场了。”
黄屠夫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才说服自己明山落榜,这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又得知中了榜眼,心情起起伏伏的,一时愣在了那里。
刘捕头平日就和黄家交好,也不觉得怠慢,见他这一副怔愣样,好笑地朝着后院高声道:“张阿婆、黄娘子、阿丹在里面吗?快出来接喜报!”
唐书丹哄了一会儿张阿婆,正要出去帮黄屠夫,就听见外面一阵敲锣打鼓,又听外面人说是喜报,正要出去瞧仔细,张阿婆听着难受,便叫关上门。
结果这会儿听着刘叔叔的声音喊,她才意识到这喜报是送到她家的。
“阿婆,是小山舅舅的喜报!”
屋里几人立马慌张打理自己,赶紧跑出去。
她们出来时,见着眼前一队官差纷纷向自己报喜,一时无措起来。黄屠夫本想接喜报,但手上满是血腥,不好脏了这喜庆物。
刘捕头见着张阿婆,就交给了她。张阿婆一时手都颤抖不停,哆哆嗦嗦地道了谢。
还是唐书丹回神,立马将爬爬寄回来的银子递给黄娘子。黄娘子浅笑着散了喜钱,官差们又说了好些吉祥话才离开。
旁边看热闹的人也跟着起哄报喜。
从来没休过一天假的黄屠夫此时都想撂担子不卖了,想先去看看那喜报。
唐书丹见状自作主张,将猪肉都打六折卖,让大家也跟着沾沾喜气。众人自是高兴,不一会儿剩下的猪肉就全卖完了。
黄家人很快收了摊子关门。一家人坐在堂屋里看着喜报时不时发笑。
黄屠夫今日洗了五遍手,他拿着喜报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张阿婆也是,她本不识字,但因着最近常让阿丹将黄明山三个字指给自己看,便也认识了。她指着喜报上的“黄明山”喜道,“还真是我家狗儿的名字!”
唐书丹和她娘听了都好笑,这话张阿婆都说了好几遍了。
晚上一家人做了丰富大餐,饭后张阿婆想起白天黄娘子散喜钱的事,立马同黄屠夫说,那钱是爬爬寄给阿丹她们的,不好叫他们用了,虽说是一家人,但亲兄弟明算账,不好叫人吃亏。
本来就是大老粗的黄屠夫没关注这一点,但他觉着张阿婆这样到有点生分了,于是商议老两口平日里除了给明山阿丹存钱,也另给爬爬存一些钱,等他娶媳妇用。
张阿婆一想这样好些,便同意了。
这样的好事,唐书丹迫不及待写在了信纸上。
等燕剑戟收到信时,他有点吃味儿。
他看着信上,阿丹一个劲儿夸赞小山舅舅多么厉害,心想自己也不差,虽然读书不行,但他武力可以。
小山舅舅十六岁就能当官,他十三岁也能当个小小武官,这不比小山舅舅优秀?
燕剑戟看着信上列举着自己种种优秀之处,很是满意。
相信阿丹见了一定会高兴地跳起来。燕剑戟最后又将自己所有的银钱都寄回去。
这时外面有人从营帐外进来,是同级的武官,武官大大咧咧道:“好不容易休息,他们悄悄搞了个小赌局,哥俩去玩玩?”
燕剑戟没有回话,只看着他,那武官被他盯得发毛,“上官默许了的,只要不被大将军发现,都不怕。”
燕剑戟还是看着他不说话。
武官大喊:“咋?你又没钱了?”
燕剑戟点头,大言不惭道:“把你这个月的银子借我一半,下个月还你。”
那武官立马捂住荷包,“上个月的你才刚还我!我都还没捂热呢!你说你小小年纪怎就娶了这么个悍妇,分钱不留,这也没钱玩,那也没钱玩,想改善生活还得找我们借,你活得也太憋屈了。”
他看向燕剑戟,然而燕剑戟脸上却笑着,“你们不懂。”
武官啧了一声,不想同他说话,只留下一句“要借找别人借”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