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白进入引路殿之前,引路殿这个几乎仿佛快要被遗忘的单位上一次进人已经是七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一次进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小白的姑姑。
小白的思绪飘到了百来年前。
大约一百年前,大秦国经历了一次科技上的巨大飞跃,特别是耕作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新的农业机械、改良的作物品种以及更加科学的种植方法被广泛采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使得大秦国人终于进入了一个人人都能吃饱的时代,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国家的温饱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陛下开始大力兴办学校,普及基础教育。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公立学校,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基本的教育。此举不仅大幅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也为国家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陛下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鼓励女性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工作。这项政策旨在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让女性能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然而,这一变革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里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很多家庭仍然持有传统的观念,认为女性应该留在家中料理家务,而不是外出工作。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导致许多有才华的女性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机会和社会认可。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意识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勇敢地走出家门,参与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去。她们在教育、医疗、艺术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非凡的能力和卓越的成就,逐步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如提供职业培训、建立托儿设施等,以帮助女性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的需求。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促进了性别平等,也为大秦国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力。男女共同参与劳动市场,使得社会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虽然在实施初期遇到了不少挑战,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大秦国成功地迈出了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一步。
小白的姑姑,就是这些改革的受益者之一。
******
小白的姑姑出生在一个相对开明的家庭,尽管这种开明是有限度的。在那个时代,大多数家庭仍然坚持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认为女性的主要职责是在家中照顾家人。然而,小白姑姑的家庭却属于最早接受陛下推行的改革政策,支持女儿接受教育并参加科考的一批家庭之一。不过,他们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让女儿追求独立或职业发展,而是希望通过教育,找一个体面的工作提升她的社会地位,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婆家,至于具体能进什么单位,事业上升程度倒是次要。
尽管如此,这一决定为小白姑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她勤奋学习,最终通过了笔试。然而,在那个时代,许多单位对于女性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交流中,都透露出对女性参与工作的保守看法。因此,即使小白姑姑通过了笔试,但在面试这一关却遇到了巨大的障碍。
而且小白姑姑当时虽然通过了笔试,但是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也就是足以进入下一轮面试环节多一些而已,排名也没有特别高,面试这关很可能会出现意外。面对这样的现实,老白家一家人研究半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双向选择阶段挑选一个相对稳定且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单位,稳妥点。
最后决定选择时选了引路殿,引路殿作为一个业务稀少、工作环境相对宽松的地方,成为了他们的首选。这里虽然没有多少实际的工作内容,但对于希望寻找一份稳定工作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个稳妥的选择。后来小白姑姑果然顺利进入了引路殿工作,并在这里开始了她长达八十年的职业生涯。
从最初风华正茂的小姑娘,到如今白发苍苍的老妪,小白姑姑见证了引路殿无数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经历了职业生涯的平平淡淡,也目睹了社会的巨大变迁。尽管她所在的工作岗位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挑战和发展空间,但她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这份工作,直到生命的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