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退回今天上午。
苏雪敏和小翠大肆采购一番,可谓是满载而归。
甜水巷的人听着板车拉动的声音,一个个都探出了脑袋。
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看着板车上的一堆菜都好奇的发问着。
“苏小娘子,你买这么多菜干吗?”
“大白菜、萝卜、豆芽,啧啧可真不少啊。”
“哎哟,这萝卜我家种得可多了,你要吃去我地窖里面拿就成。”
“就是、就是,浪费啥钱啊。”
......
当然也有人抬高下巴,不客气的嘲讽着。
“苏小娘子,你也太不会持家了吧。”
“这恐怕都是一个月的菜了吧。”
“何止是菜,连油也买了不少啊。”
“哎,大小姐就是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
“夫君赚再多的钱,也经不住这挥霍吧。””
......
听着这些话,苏雪敏脸上带笑,敷衍着回答。
笑意却未达眼底。
人性如此。
嫌你穷,怕你富,恨你有,笑你无。
她在人情世故里面摸爬滚打了这么久,自然是将这层道理看得清清楚楚。
若是此时她要是把想做生意的事情说出来,不知道会引起多少人眼红,惹来多少麻烦事。
反倒不如现在忍一忍。
等她先把火锅底料炒出来再说。
小翠也在苏雪敏的眼神示意下,隐忍不发。
等两人合力把东西都搬进厨房后,苏雪敏这才轻吐了一口气。
功欲利其器,必先善其事。
所有该采买的东西,总算是准备好了。
草草吃过午饭后,小翠摩拳擦掌的道:“小姐,我们下午可以炒火锅底料了吗?”
苏雪敏摆摆手道:“等一下,我们还得跑一趟街道司做登记。”
北宋商贸发达,因此对于摆摊经营方面的政策十分宽松。
摊主不需要缴纳费用就可以在街道两旁摆摊。
但必须要在街道司划定的区域内才行。
拿上自己的良籍证明去登记,选择摆摊范围也是正常流程。
听到这,小翠心生好奇道:“小姐,那我们该去哪里摆摊啊?”
想到今天逛的早市,她有些发愁的道:“好位置都被人占走了。”
苏雪敏心中倒是想好了一个地方,不过嘴上还是道:“去了街道司再说吧。”
她的梦中情摊是在大理寺附近。
那里紧挨国子监和几个私塾。
她麻辣烫的定价并不低。
这意味着,她的目标客户得不差钱才行。
她相信,在这些富家子弟中,总有人傻钱多的、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的。
除此之外,那里靠近大理寺,一般的毛贼小偷也不敢轻易靠近。
她和小翠两个弱质女流,安全也能够得到保障。
不过那里的人流量还不错,苏雪敏也怕那里没有多余的做吃食的摊位了。
和街道司长交谈一番后,苏雪敏这才发现事实恰恰相反。
那里虽然挨着大理寺和众学子。
但是里面都有免费的食堂,且味道不赖。
况且国子监是最高学府,能进去上学的郎君非富即贵。
自然是瞧不上小摊小贩的吃食。
久而久之,就没有几家在那边摆摊了。
街道司长看着苏雪敏温婉漂亮的长相,劝道:“苏小娘子,你要不再考虑考虑其他地方。”
他摇晃着手中的红印道:“我这要是盖下去了,可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苏雪敏笑了笑,目光坚定道:“司长,你盖吧。”
“我还是想要试一试。”
“我肯定能干得长久的。”
街道司长无奈的摇摇头,这句话他不知道已经听到多少遍。
多少人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他懒得再劝说。
“啪嗒”一声,他盖下了印章,将文书递给了苏雪敏。
苏雪敏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随后小心妥帖的收进了自己的袖子中,露出一抹高兴的笑容。
有了这份文书,她就能够摆摊挣钱了。
养家糊口、还清天价抚养费、攒下和离的银两......
一条光明大道近在眼前。
小翠年岁更小,因此更沉不住气。
早就高兴得蹦蹦跳跳起来。
“小姐,我们拿到经营文书了!”
“小姐,我们可以摆摊赚钱了!”
苏雪敏道:“是啊。”
“我们快回去做准备吧。”
花钱如流水,即使她和小翠省了又省,但一两白银还是被花得个精光。
熬制火锅底料,大量的牛油自然是不可少。
迎客用的桌椅板凳、雨棚又是必要的。
总不可能让客人站在冰天雪地里面吃。
别看她买的菜多,但满打满算也就是一个星期的量。
至于下个星期的菜钱,还得靠她们自己挣回来。
回到家后,苏雪敏又装模做样的将一袋子的辣椒从厨房里面拿出来了。
没办法时间紧,任务重。
她们明天不仅得把火锅底料炒出来,还得将素菜该切片的切片、该泡水的泡水。
这样才赶得及后天营业开张。
为了节省时间,今晚自然得把炒火锅底料的佐料准备齐全。
看着自家小姐从袋子里面倒出一个个宛若红色小灯笼的小玩意,小翠一脸诧异的道:“小姐,这是什么啊?”
“你什么时候买的啊?”
苏雪敏含糊其辞道:“你去米店搬米的时候,我在一个老翁手里面买的。”
说完,她把一把剪刀递过去道:“这是辣椒,挺辣的。”
“小翠,你把它剪成两半。”
“辣?”
“这玩意会很辣吗?”
小翠的眼神中升起了一股探究之情,下一秒直接丢了一个进嘴里面。
一边咀嚼一边道:“小姐,这也不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