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夫人好啊。这位姑娘看着有些眼生。“一个衣着华贵的少女挽着另一位小姐走过来,目光如刀般在思雨身上划过,语气中带着几分高傲与探究。她头上珠翠摇曳,身上的衣裙用料考究,举手投足间尽显名门闺秀的气派。
思雨看向发声的人,心中暗自警惕,却突然福至心灵地想到了她初到都城时当街为难她的纨绔子弟,这俩人挑事的表情和出场白还傻得挺类似的。她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丝讽刺的弧度,却很快恢复了面上的平静。
大夫人迎上前,笑着介绍:“这是我们府上三夫人的侄女,慕思雨,前些日子刚从江南老家来到都城。和我们老夫人有缘,今日特带来认识下各位小姐。“言语颇有为思雨撑腰的意思。
“哦?“那少女一边问着,余光却不停地瞟向不远处的人群。在那处,谢北洵与一群公子们站在一起,谈笑风生。因为这方人都看着思雨,他更频频看向这方,却完全没注意到离思雨不远的自己。少女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随即又燃起一股不甘。
“那可得好好认识下了。不过江南……倒也没听说过什么慕家啊?“话里话外,却是说思雨在江南都不算什么大门大户的闺秀,怎配和都城中的各位小姐认识。她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也不知道这位慕家小姐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是擅长琴棋书画,还是精通女红女德呢?“言辞中满是试探与挑衅。
好歹是自己带出门的,且对谢家有恩,大夫人怎会不管。她拉着思雨的手,目光平静地看着众人说道:“思雨家虽不是名门,却是世代从医,很受当地人尊重。别看思雨小小年纪,已经治好过不少伤患,不然怎入得了我们老夫人的眼呢。“说完转向思雨:“这位是刑部尚书赵大人的孙女赵明兰,跟你年龄相仿。“
这位赵小姐,正是思雨所想那人赵明远的胞妹,不得不说她真是和赵家人犯冲。
来者不善,虽感念大夫人帮忙解围,思雨却也懒得多作搭理,只简单敷衍道:“赵小姐有礼了。“她屈膝行了一礼,动作标准却不卑不亢,眼神中既无惧怕也无讨好,只有一片清明。
赵明兰看她闷葫芦似的不说话,还想刺几句。但大夫人毕竟是谢北洵的母亲,贸然开罪不明智,想想还是作罢,撇撇嘴见了个礼,又跟小姐妹们说话去了。离开时还特意提高了声音,说着什么“果然是乡下来的,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之类的话。
园内梅花盛开,宾客如云。思雨静静在梅树间行过,微笑着应对各家小姐的打量。她能感受到周围投来的目光中,有好奇,有探究,也有不屑。虽然大多数人对她这个“抛头露面学医的女子“颇有微词,眼中透着不屑,但她早已习惯这样的目光。多年来的颠沛流离和隐姓埋名,让她学会了如何在各种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思雨姐姐,你真的会治病吗?给人施针不害怕吗?“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尴尬气氛。思雨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少女蹦到她身边,毫不见外地挽上她的手臂,眼中满是好奇与向往,没有丝毫的轻视。
这位少女约莫十三四岁,杏眼桃腮,双颊带着健康的红晕,眼神清澈如水,衣裙虽然精致却不过分张扬,发髻简单利落,整个人给人一种阳光活泼的感觉。
“我叫柳映雪,听说你一个人从江南来到都城,太勇敢了!江南什么样子啊?我从来没去过呢!“少女的声音充满了活力,一股子真诚劲儿直往人心里钻。
思雨闻言一怔,这少女姓柳,与自己母亲同姓。恍惚间,她仿佛看到了一个遥远的影子,那是在她记忆深处,母亲年轻时的模样。感受到小姑娘的善意,再加上这奇妙的姓氏巧合,思雨的心不由得柔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