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人物的到来,让现场气氛更热。园中各处飘来阵阵笑语,贵族们的锦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了助兴举行的诗词评比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文人墨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各展才华。
园中雅集正酣,一张张精美的宣纸被仆从们小心翼翼地传递。纸上字迹或是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或是端正清秀似规矩方圆,诗词歌赋纷纷呈上,如同百花争艳。众人或独坐一隅冥思苦想,或三两成群低声品评,或踱步梅树间寻找灵感。有的公子甚至趁机向心仪的小姐讨教,借机亲近。
六王爷一向以风雅著称,此番做了主评,自是引得众人争相献艺。他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那股对诗词的由衷喜爱,使得这场原本可能流于形式的评比变得格外认真起来。
六王爷随意地靠在锦榻上,一边品酒一边翻看着诗作。侍从站在一旁,源源不断地呈上新的作品。六王爷偶尔点点头,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偶尔皱皱眉,显然对某些作品不甚满意。但无论如何,他看得都极为认真,毫无敷衍之意。
直到翻到新晋状元周珏的作品,六王爷的眉毛才微微挑起,眼中精光一闪:“好!“他的声音不大,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围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六王爷手中的那张宣纸上。
那白纸上墨迹未干,笔力遒劲有力,字字珠玑:
“晓寒犹重绛梅薄,檐雪初消玉蕊繁。
风度秾华春事近,霜凝瘦影暮烟存。
枝头暗蕊凝新月,庭院浮光散晚昏。
莫道孤芳难自赏,香消雪尽见芳魂。“
诗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既有梅花的清雅孤傲,又不失少年人的朝气蓬勃。
六王爷连连点头:“好诗,不愧是我们的状元郎。这意境,这格调,都是上乘。“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立即响起一片赞叹声,众人纷纷向状元投去艳羡的目光。
周珏本人站在不远处,面带谦逊的微笑。他约莫二十出头,面如冠玉,眉清目秀,一身水蓝色锦袍。此刻他微微颔首,接受众人的赞美。
就在众人以为头筹已定时,六王爷又停在了另一首诗上。“谢北洵?咱们翰林院的才俊果真有几分火候。“
思雨闻言,不由自主地看向谢北洵。人群中的他很显眼,嘴角噙着一丝浅笑,既不张扬也不谦卑,仿佛对自己的作品有着十足的信心。
六王爷清了清嗓子,朗声诵读道:
“疏影横斜水清浅,月光如练照幽窗。
暗香浮动春将至,不与群芳争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