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雨心中一紧,正要开口,谢北洵已经温和地道:“你不必有负担。母亲的心意我明白,但这种事强求不得。“
思雨有些感动于他的通情达理,“大少爷......“
“其实,我对你确有几分心动。”谢北洵望着远处的玉兰,打断思雨,“你聪慧通达,举止从容,是个难得的好女子。但既然你无意,我自不会勉强。“
思雨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如此直白。昨晚她还在考虑是否应该搬出谢府避嫌,此刻倒是显得自己小气了。
“大少爷为人光明磊落,待我也甚是友善,“思雨认真地说,“只是......“
“只是并未对我生出男女之情,对吗?“谢北洵接过她的话,嘴角含笑,颇为自信,“无妨,我们还认识不深。你不必有什么顾虑,在府中一切照旧便是。“
思雨见他确实坦荡,便放下心来:“多谢大少爷体谅。“
“不必言谢,“谢北洵正色道,“你放心,母亲那边我会去说。她本是一片好心,自不会为难你。“
阳光渐渐温暖起来,玉兰花瓣轻轻飘落。两人相对而立,心中都松了一口气。这场可能会造成尴尬的对话,因为彼此的坦诚反而化解了许多不必要的猜疑。
“时候不早了,“谢北洵道,“你该去给祖父看诊了。“
思雨点点头,犹豫了一下道:“我只想过自由自在的日子,也许我们可以做朋友。“说罢,也不等谢北洵回答便转身离去。
背后传来谢北洵温和的声音:“既然是朋友,以后就叫我北洵吧。”
思雨脚步一顿,回头浅浅一笑:“好,北洵。“
谢北洵站在廊下,看着远处的花影婆娑,思绪却早已飘远。
昨日祖父把他叫去,原本以为是为了最近江湖上的动静,没想到竟是为了向思雨提亲一事。由于三夫人这层关系,谢老派出的探子效率很高,已经确定了思雨并不是三夫人的亲侄女,而是失踪已久的神医慕天明的孙女。谢老的意思很明确:思雨虽然长相和家世普通了些,但《医道天书》说不定就在她手中;且她医术精湛,说不定真能找到化解世子病情之法,从而对八王府能有大恩;再者......谢老意味深长地看了北洵一眼,这个大孙子近来总往自己这里跑,想必也是对这丫头有几分心思的。
北洵垂眸,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苦笑。是啊,不知不觉间,他确实对思雨......有些过于关注了。只不过,此时朝中局势混乱,真的要把向往自由的她带入局中吗?可祖父说得也有道理,思雨的身份就决定了她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无法置身事外。若能与思雨成婚,他倒是能光明正大地护她周全。
谢北洵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天际。不管思雨愿不愿意,大夫人已经向她提亲了。无论如何,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也好。她已经开始不把自己单纯当作表哥看待了,不是吗?
接下来的几天,思雨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那本《医道辨证》上。每读一遍,都能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中获得新的启发。这些批注不仅涉及医理,更包含了大量药材的产地、特性等信息,显然出自一个医学造诣非凡之人。
这日清晨,思雨刚为谢老做完例行检查回到三夫人院里,就见回春堂的童铭已等在院中。见到思雨,他立刻上前递上荀老的回信,压低声音道:“荀老让我来告诉姑娘,有人在打探赤雪莲的下落。“
思雨神色一凛:“可知道是谁?“
“暂时还不清楚,“童铭继续道,“不过那些人似乎对姑娘的行踪也很感兴趣。荀老说,让姑娘务必小心。“
思雨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荀老,让他也要当心。没有重要的事就先不要通信了。“
送走童铭后,思雨在院中来回踱步。有人在查她的底细,这并不意外。但为何偏偏对赤雪莲如此在意?难道......她想起世子提到赤雪莲时的神情,心中隐约有了些猜测。思雨回到房中,又取出那本《医道辨证》仔细翻看。这些天她已经将书中内容烂熟于心,但总觉得还有什么地方被自己忽略了。这回她不再看正文内容,只特别留意那些批注,有些是对医理的阐述,有些则记录了各种药材的特性。
忽然,一行已经看不太清的批注引起了她的注意。在讲述寒毒的页面边缘,有一行小字:“轮回虽寒,实则阳极似阴,需以热引寒,方能......“,很多字,尤其是句首的“轮”字已经几乎无法辨别,若不是知道此毒,且明白原理,一般人很难猜出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也正因此,思雨之前就直接跳过了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