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终有一败,成王败寇是亘古不变的,你既跟了我,便应明白,你早就没有选择。”曹丕气极反而平静了起来。
他讨厌她总是以旁观者的角度为他的兄弟情着想的样子。乱世之中,父子亲情都靠不住,何况兄弟?争太子争的从不只是权位,更是性命!他和子建既入了局,就都没有了善终的资格。这么简单的道理,郭照都能明白,甄宓饱读诗书为何却不明白?
“子桓……”甄宓知道他又生气了,可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劝慰。
“若是身处太平之世,我也想与你谈诗论道,你我终究是夫妻,是要一起过一辈子的人。我虽不如子建,但未必不能与你相和。可偏偏在这乱世,我没有这个资格,你也没有,明白了吗?”曹丕站起身居高临下盯着她,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那就不如好好提醒她一次。
她没有心怀风月的资格,更没有在意子建的权利!
“除非我死,你这一生都是我曹丕妻!为了你的家族,你的儿子,你最好安分守己,断了那些不该有的念想!”留下这么一句,曹丕拂袖离开。
她之前有句话说的很对,他们是荣辱一体的。如果他输了,她和叡儿还有她的母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即便曹植有心再纳她,这天下人的幽幽之口也不会让曹植如愿!在她嫁给自己的那一刻起,她与曹植就再没有了可能。她只能一生与他捆绑在一起,不死不休!
看着他离去的身影,甄宓颓然的坐下,眼泪再一次涌了出来。他终究还是不会信她。擦了擦眼泪,她伸手翻开了案上的书,入目的是曹丕的典论序章(据说典论是曹丕做太子时写完的,但由于原剧的时间线本就有模糊的地方,我这里就以序章来说了。)
她确实欣赏曹植的才情,但那仅仅只是欣赏。何况,她从来都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她怎会不想了解自己的丈夫?如果他有心留意,就会发现,她早就自行誊抄了他正在写的典论来看,在无数个她无法与他和平相处的日子,她都是透过他所写下的文章和诗文与他交流,在字里行间认识他,了解他。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能写下这般文字的他,怎会令她不折服?可这些,他终究不愿意来发现。
二嫁之人,能得存身已是万幸,她哪敢奢求更多?
日子如常的过下去,曹丕的公务越来越繁忙,偶有回府多宿在郭照那里,十有一回才会来她这里。
曹丕即便来了,也很少与她说话,多是问曹叡的功课,然后例行公事般与她欢好。她有时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还要来找自己?既然那么不愿,为何还要勉强自己?可她不会问。
他要,她便给。她们夫妻,也就只有如此了。
“你,冷吗?”
今日云雨后,曹丕难得抱住了她,轻声的问道。
近来天气冷了,她的房中炭火烧的很少,问了侍从,说是她不喜炭热,他也只好默不作声。今日他能清楚的感觉到她冰凉的体温,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甄宓还震惊于他的亲密与关切,便下意识的答道:“妾不冷。”
“胡说!”曹丕闻言有些不悦,“身子冰凉成这样,还说什么不冷?我知你不喜炭热,但天气转凉,你还是要多注意保暖,不然我……叡儿会为你担心的。他现在越发大了,知道心疼娘亲了。”他下意识差点说出自己的担忧,只好拉了叡儿做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