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独愁常苦悲(军师丕甄同人) > 第27章 误会自成书

第27章 误会自成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甄宓随着曹丕一同去了卞太后那里,一众亲贵见到曹丕来了,便都识趣的退下了。

曹丕和甄宓一左一右陪着卞太后坐下,曹丕看到母亲憔悴的样子,心中也是不忍。

“母后节哀,儿臣定会将父王的灵柩安全的迎回来。”

“母后,子桓说的对,您一定要注意身体,父王也不希望您伤心过度。”甄宓在一旁小心的附和着。

卞太后看着儿子儿媳,还是鼓足勇气开了口:“子桓,母亲还是想劝劝你,如果可以,别伤害你的弟弟们。”

曹丕的脸色登时暗淡下来:“母后,儿臣说过,只要他们安分,我是不会伤害他们的。但如果司马懿他们死了,儿臣也绝不会徇私。”

“他们到底是你的亲弟弟啊。”卞太后的眼泪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相争,却无力回天的滋味,对任何一位母亲来说都是肝肠寸断的事,即便她已贵为一国之后,也不过是世道的牺牲品罢了。

“母后,儿臣明日便要出征,还要仔细整军经武,就不多陪母后了。”曹丕不悦的起身,随后对甄宓说道:“替我好好陪陪母后。”

“是。”甄宓轻声应下,正欲曹丕走后将信交给卞太后。但看着刚才他们的母子的谈话,她心知即使交了信,也未必能够改变什么。但终归还是要做一做努力的。

谁知,曹丕并没有直接走,而是给甄宓使了个眼色,要她借一步说话。甄宓只好先跟着她走到了殿外。

“母亲忧思过度,一心想着子建和子文,你多劝劝她,前朝之事后宫莫要参与。”曹丕叹息道。

甄宓略微惊讶地抬头,怎么他们都要让她去劝,何况这种事她又如何能劝得了?她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随后为难的看着曹丕,轻声道:“父亲骤然离世,母亲本就伤心难过,现下惦念儿子,妾请大王也多些体谅她老人家吧。”若能体谅母亲,母亲的劝告便该听入耳。

“她不止子建和子文两个儿子!”曹丕的语气重了几分,眼神波动间流露出一丝独属君王的霸气与偏执:“你还记得孤之前跟你说过什么吗?千秋万代你我永是一体,不只是你的人要与孤站在一处,你的心也该站在孤这边。”

“妾知道。”

见曹丕如此,甄宓也不敢再多言,送走了他,返身回到殿中,只见卞太后已经由着侍女服侍着躺下了。她紧握住袖中的帕子,竟有些进退两难,犹豫了半晌,终是微微屈膝行礼,退出了殿外。

若此刻,她将信奉上,卞太后思子心切定会召来曹丕劝说,依着曹丕的性子恐怕会更加激起他的愤怒,那子建和子文两兄弟的处境便有惊险了几分。不若再等一等,待洛阳城的风波过去,如果两位公子真的没有谋反,到那时她再将信拿给母亲,子桓兴许可以听进去母亲的求情。如果两位公子当真谋反,那她这封信送与不送结果都不会被改变了。这件事终究要看天意如何处置,非她之力可易。

好在,一切终归是好的结果。子文归降,曹丕并没有痛下杀手,洛阳城风波平稳的度过了。曹丕一直以来紧绷的精神也终于松懈了几分。

王宫大殿中,阿翁为正在看奏折的曹丕奉上热茶:“大王,大事已定,您也该可以歇歇了。”

曹丕接过茶,浅尝了一口,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有些期待的开口道“还有很多事没有处理。对了,阿翁,孤先前吩咐下去草写册封后宫的诏书,现在可备好了?”

“回大王,已经备好了。按照大王的吩咐,先王后晋为太后,甄夫人册为王后,郭夫人为夫人(按照历史记载,郭皇后先封的夫人,曹丕做了皇帝后封了贵嫔),其余各人也按照位次做了安排。”

曹丕满意的点头,“很好。父王生前曾向孤提过,洛阳更适合作为都城,迁都一事也已提上日程,待迁都完成,将母后与她们都接来后,便公布诏书吧。”

(历史上,甄皇后是被留在了邺城的,但是军事联盟的剧就打破了这一历史史实,所以既然是同人我就按照剧中的设定来写了,历史爱好者们请忽略这点小细节)

“遵命。”

当马车带着后宫女眷踏入洛阳时,每个人的心情都各有不同,有的欣喜、有的忧愁。而甄宓便更多的是感慨。自从离开邺城,她的心便悬了起来,不知为何如此,却总是惴惴不安。

入宫后,见了曹丕,她带着众妃嫔和子女恭敬端庄的行礼,看着坐在高堂上的男人,她突然觉得他似乎离自己更加遥远了。

“舟车劳顿,辛苦你们了。”曹丕看着众人开口道,眼睛扫过甄宓、郭照,便落到了自己那一对儿女的身上:“叡儿、东乡到父王身前来,许久不见,是不是都长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