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斩云间 > 第1章 幕海天堑

第1章 幕海天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九天之上,雷电滋滋作响,所经之处皆留遍地焦黑。

九重天本该为六界之中最纯净之地,此时却乌云密布,硝烟弥漫,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无数仙人立于云间,手持仙器,肃穆地簇拥着一座高台。

高台上半跪着一个人,他面色苍白,身上的衣服已经被血浸染的看不出原本模样。手腕的脉络中延伸出一条金色如琴弦般的线,遥遥望去,竟不知与何处相连。

“你可知罪?”

苍穹中,一道沧桑而威严的声音传出,震彻八方。仙人们纷纷跪地行礼,臣服于天威。

“我本无罪!”高台上那人体力已明显不支,却依然不肯屈服,在他染血的眉目间满是狂妄。

“你违背仙规,私修邪术,竟如此大言不惭!像你这般的人,怎配为仙!”那声音怒喝道, “依天道,当罚你堕入凡界,尝遍八苦,洗刷罪孽,方可再入仙门!”

话音落下,这高台四周顷刻间迸发出一阵强烈的光芒,地面上赫然出现一个复杂的阵法,仙人们皆拂袖遮眼,唯恐被这强光伤了眼睛。

“怎配为仙?”那人冷笑一声,“天道麻木不仁,虚伪至极!是仙界根本不配留我!”

说罢,他抬手召出一把剑来,这剑通体乌黑,却泛着淡淡银光,是把上等的仙剑。

“是引星!是引星剑!”

此剑一现身,便引得四周一片慌乱嘈杂,仙人们的脸上都浮现出恐惧的神色,更加握紧了手中武器,更有甚者还召出了结界,看起来对这把剑颇为忌惮。

“赫熹!事到如今,休要执迷不悟!”

人群中,一位仙人费力地挤到了最前方,对着台上那人高声喊道:“不要再造杀孽了!”

被称为赫熹的男子充耳不闻,在惊慌声中缓缓站起了身,拔出了手中仙剑,指向天际。

“为仙者,当庇佑众生。”赫熹一字一句道,嘴角勾出一道冰冷的弧度,残血凝结在他俊朗苍白的面容上,映的他不像仙人,反而更像癫狂成魔的妖邪。

“可如今,天地不仁,仙界中唯利是图的小人比比皆是!又怎敢自称天地独尊?”赫熹大笑着,眼中溢出几滴清泪,“我生来便在这九重天,千百年来早就待腻了!今日,我便斩断这仙缘,从此以后,永不为仙!”

话音未落,只见他挥着长剑,猛地斩向手腕!一道强烈的光爆发开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波动,不受控地喷出一口血来!就连九重天之下的凡界都受到了影响,雷电轰鸣数日,雨却迟迟不下,人们纷纷到庙宇供奉祈福,祈求仙人保佑。

不知过了多久,光芒渐渐褪去,赫熹擦去唇边的血迹,惨淡一笑。

他手腕上与九重天相连的金线,断了。

四周一片哗然,可此时赫熹耳中嗡嗡作响,什么都不想理会。他提剑转身,一步一步的走向那光芒炽盛的陨仙阵,毅然决然的踏了上去,再没有回头看一眼。

.

.

.

“这就是引星剑的由来。”

讲史堂中,一位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捋着胡子,坐在正中央。他将手中的古书放在桌案上,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仿佛是说累了。

他的下方坐了上百个弟子,每个人都屏气凝神,仔细地听先生讲的故事。

“千年前,仙剑从天而降,落到一座上古高山上。在其威力之下,那高山竟顷刻间被震碎,方圆千里皆被夷为平地!唯余一块巨石岿然不动,本门先祖在机缘巧合之下寻得此地,在此处苦修,飞升成仙后重游故地,略施仙术。由此,便有了如今的幕海天堑。”讲史先生这堂课讲的满足无比,平日里弟子都说讲历课最为枯燥,可今日这群弟子却听得如此陶醉,先生心里可是乐开了花。

就在这时,一名弟子举手示意,好像有话要说。

他清了清嗓子,问道:“还有什么问题?”

那弟子道:“敢问先生,古书中的记载都说引星剑是仙人陨落时掷下的一把仙剑,却从未说过是哪位仙人,也没说仙人是因何陨落,不知先生可否解答?”

讲史先生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弟子会有这样的问题,他巡视四周,所有弟子都带着好奇的目光望向他。

讲史先生:“......”

半晌,他叹了一口气:“为师才疏学浅,不能解答。仙界之事,岂是我等凡人能够妄议的?”讲史先生看着弟子们略显稚嫩的脸,慈爱笑道:“等日后你们有幸入得仙门,再回来助为师解惑吧。”

“先生。”又有弟子发问道:“引星剑如此厉害,要怎样才有幸一见呢?”

“这个简单。”讲史先生笑眯眯的看着他们,道:“半年后,每一百年举行一次的唤潮祭典如期举行。尊主下令,居魁首者,得引星剑!”

此话一出,便如同向沸腾的油锅中浇了一壶热水一般,油点子溅到弟子们的身上,炸的他们一片哗然。

“先生,怎么不早说!”

“这还剩半年,来不及准备了!”

“先生!!!”

讲史先生捋着胡子,淡定地合上书:“下课。”

……

引星剑要被当作唤潮祭典魁首礼的消息一出,便迅速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讨论主题。有无数人都在问:“引星剑可是幕海天堑的镇派之宝,怎会这样随便的送了人?”

就连本派弟子都无比纳闷,更别说那些外人了。

“你们说,这次唤潮祭典的魁首会是谁啊?”

幕海天堑内门弟子的居所中,几名弟子聚在凉亭里天南海北的聊着,可聊的最多的还是半年之后的唤潮祭典。

“要我看,有可能是姜师兄!”一名男弟子兴奋道。

“姜师兄?你是说北院的姜风盏?”另一名女弟子仔细想想,又摇了摇头:“姜师兄是厉害,但我觉得,还是黎师兄最有把握!”

旁边的人听了“黎师兄”这三个字,都激动的一一附和。

“我说你们几个!”那名男弟子不乐意了,“这唤潮祭典凭的是实力,可不是那张脸蛋!别一提到黎师兄就兴奋的不行,要是说脸,我还说西院的苑耳师姐能夺魁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啊!”那名女弟子有些恼怒,“唤潮祭典自门派开创以来便每百年一办,办到如今谁还不知夺魁靠的是实力?我们本来就是各谈各的想法,你做什么如此强词夺理?!”

“我强词夺理?”那男弟子对着她翻了一个白眼,“唤潮祭典上次办的时候你娘还没出生呢!还有,他黎岁落不就仗着自己是首徒?明明年纪不大却天天让所有人喊他师兄,成日里在幕海天堑耀武扬威,我一看见他那张冷脸就晦气!”那男弟子朝地上呸了一口唾沫,继续道:“我就是看不起他,他师尊都已经......”

话未说完,一把已然出鞘的长剑凌空而来,剑刃穿过被风吹落的树叶,散发着幽幽寒光,在几名弟子的头顶上绕了一圈。

一人立于半空之上,心念一动,手上捏了一个剑诀,那把剑又调了个头,重新回到了剑鞘之中,发出阵阵铮鸣。

这人生的高挑清瘦,面若凝脂,长眉入鬓,一双柳叶眼本该是半含秋水,可在他的脸上却显得凛冽无比,为柔美的长相镀上了一把锋利的刀。

黎岁落足尖轻点,悄然落地,随后他垂下眸,淡淡地瞥了一眼那名男弟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