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个鬼啊!”经纪人蓦然打破这气氛,一脚将小夏心中升起的小小崇拜踩碎。
“这女孩挺轴的。”他又说。
挺轴的。
陆野心中无声轻笑。
他想起第一次注意到这个粉丝的时候。
那时已经通过乐队成名的陆野,第一次自己谱曲了一首歌放在网上。
歌曲反响良好,在互联网上广受欢迎。
但是很快引来了一位歌坛前辈的恶意,他发文阴阳这首歌抄袭了他的一首原创。
网友马上扒出他所说的那首歌,旋律走向果然相似。
前辈的粉丝开始铺天盖地骂陆野抄袭,陆野一个新人,粉丝没有他们人多,很快败下阵来。
就在几乎是一边倒的舆论中,有一个声音,逆光而来。
那时林栖还不叫“泔水车”,而是和大部分追星号一样,起了个跟陆野相关的昵称:有鹿在野。
头像是陆野在街头跑步时的背影,逆着金色的晨光,身影跃动。
听着像就一定是抄袭吗?
她指出这两首歌都是根据卡农和弦进程所写,且都用了大量和弦上的音,所以才给人走向相似的感觉。
怕别人听不懂,她还弹了一段卡农和弦进程附在后边,并罗列了十首市面上广为流传的,使用卡农和弦进程所写的歌,将这些歌在卡农和弦进程上所玩出的花样,和连接的技巧讲得清清楚楚。
最后,还从法律层面说明了这些不能被判定抄袭的原因。
这个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这篇娓娓道来的专业知识的面前,网上如雪花般无意义的空耳鉴抄,和发泄情绪的讥讽谩骂,统统显得苍白可笑。
眼看无可辩驳,前辈那边便把矛头指向她的粉丝身份上。
之后,无论她再怎么摆证据,对方阵营只是一个劲地说她是无脑腿毛,无所不用其极地为正主洗白。
她几乎是一个人面对前辈粉丝的千军万马,差点被人肉出高中的信息。
明知道对方已经开始逃避正理,用耍无赖的方式单方面欺负她了。
她还是据理力争,好像真的要将乐理和判抄这么庞杂专业的功课给大家科普个明白一样。
殊不知娱乐圈的争斗欺压,早已超过乐理的范畴,哪是她一个埋首书卷里的高中生看得明白的?
最终,这场骂战两败俱伤。
以前辈的退出草草收场——
他闹了这么久也没有真正提告,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久而久之,网暴的大军褪去,林栖的账号不再有热度。
她换了昵称和头像,清空内容,删除了所有关注者。没有人记得她,除了陆野。
在“有鹿在野”出现以前,那件事对陆野的打击不小。
不仅因为这是他倾注心血写出的第一首歌,更因为对方是他非常崇拜的一位前辈。
他自己也常反思,是不是前辈的歌听得太多,一不小心,拐到人家的旋律里去了。
这件事让他对偶像这个称谓彻底祛魅。
以至于在后来,当千万人奉他为偶像时,他心中也没有太大的波澜。
这件事令他失去了一个偶像,却收获了一个特别的粉丝。
一个,一开始只是出于感兴趣,而默默关注,怕耽误她学习,而不敢打扰的粉丝。
到了后来,却成了他积年累月,再也忘不掉的“风景”。
从那时起,他就知道林栖很轴。
也是从那时起,轴这个贬义词,在他心里有了别样的定义——
大概,近似于,既英勇又可爱吧。
经纪人勾过小夏的脖子,摆起前辈的姿态说:“别怪我没教过你,这种,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到了社会上是要吃亏的。”
“经理已经给台阶下了,本来道个歉,可以不得罪任何人,要是嘴巴再甜一点,让娜姐有面子,说不定还能赚点小费,攀上个人脉呢。”
“音乐学院的,差的不就是娜姐那样的人脉吗?”
“这孩子倒傻,让她弹个高级点的,真把人震傻了。”
“现在拿不到小费,得罪了娜姐不说,可能连这份兼职都保不住,何必呢?”
最后,他不忘“语重心长”地说:“行走江湖,再有才又怎么样?把无谓的性格放下来,才是光明大道。”
这话无疑是在点陆野。
公司的安排,他并非言听计从,娱乐圈不比线下乐队。
他的不听话,已经传到高层耳朵里,他们最忌讳的就是不好摆控,背后又没有靠山的艺人。
谁知他话还没有说完,陆野人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