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换嫁东宫 > 第1章 管家之权易主

第1章 管家之权易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八月刚过,京师的酷暑渐渐有了消靡的苗头。

定武侯崔府里,身穿湖青色比甲的粗使丫头一大早起来洒扫庭院,负责府里花草树木的王管事赶了三四个小侍去花厅那边,清理掇山映月池里的鹅卵石。

辰时三刻,王管事和登门的叠山师打了个照面,对方称从应天府运来的太湖石到了,这是崔侯爷特意让人从应天府运过来的太湖石。

王管事看了眼马车上被青麻布盖着的嶙峋怪石,他不懂石头,但这般高大的太湖石从应天府运来京师,定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先侯爷在世时,映月池的掇石置景采用的是南阳府黄石驳岸,周遭辅以草坪,崔侯爷嫌南阳黄石死板,无甚意趣,打算将映月池改造,用鼎鼎有名的太湖石重新置景。

这是崔侯爷承袭大哥爵位以来,在侯府置办的第一件大事。

定武侯侯府的侯爵之荣是老爷子跟随大周朝开国先帝在边关戎马一生挣来的。

老爷子去世后,嫡长子崔大郎承袭爵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崔大郎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大少爷三年前在镇守交趾战事中不幸去世,崔大郎积郁成疾,没多久便随着大少爷而去,阖府哀悼,府里诸般事宜在过去三年都以简单朴素为主。

今年是老爷子的嫡次子崔二郎崔晋承袭大哥爵位的第三年,入夏以来,侯府这才慢慢恢复以往生气,往来交际。被送去容山寺养病以及为亡父亡兄祈福的五姑娘也接回来一月有余。

加上长公主准备设宴,宴贴送到侯府,也是个恢复交际的好意头,侯府里的少爷姑娘们个个都可以借此盛装打扮,欣欣然赴宴,一扫过去三年的沉闷。

这便是侯府举府上下的第二件大事。

王管事不敢耽误,赶忙引人进来。

王管事前脚带人去花厅映月池整饬,后脚卢嬷嬷便带着裁缝上门,要给府里的少爷姑娘们置办新衣,毕竟是长公主设宴,宴上都是有头有脸的高官权贵,少爷姑娘们的衣裳头面都不可马虎了事,那代表的可是定武侯府的脸面。

卢嬷嬷先去的是侯府主母冯氏的瑞锦院,这种大事,自然是要听从主母的差遣,自从崔二郎承袭大哥爵位后,侯府内宅的管家大权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了正妻冯氏的手里。

至于先侯爷的遗孀景氏和孤女五姑娘,尽管占着大房的头衔,但失去了先侯爷和大少爷的倚仗,因而母女俩在府里的地位不上不下,颇为尴尬。

好在大少爷战功卓著,为其母景氏大夫人挣来了一品诰命夫人的封赏,虽说管家大权已经易主,但外人眼里,大夫人仍旧是与侯府主母平起平落的身份,甚至还要高些许。

是以,冯氏即便拿到了管家大权,这大房的一品诰命夫人的名头仍是她最耿耿于怀的地方。

卢嬷嬷从冯氏那里得到了具体吩咐,她们二房嫡出的二少爷、四姑娘和大房的五姑娘是同等的份例,但要细究的话,她们二房的布料和头面更要好些。

冯氏私心地让她的四姑娘挑了先,再给大房的五姑娘挑剩下的。

至于老幺四房还没娶妻,只添了个偏房,偏房所出的庶子庶女上不得台面,更别说去参加长公主的宴席。

其实崔侯爷也不止冯氏一个女人,早年还娶了个侧室,侧室生了一儿半女,在冯氏眼里也是上不得台面的,无法与她的一对儿女相提并论。

可这也是她当侯府主母的第三年,又恰逢侯府恢复交际的节点,若不照看一点儿这些庶子庶女,万一还穿着朴素晦气的孝服给她脸子瞧,让外人瞧了笑话,抑或着被老太君看到,勾起伤心事,她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思来想去,为了不落话柄,冯氏到底还是给这些个庶子庶女都裁两套新衣,一些过时的钗子和饰物打发了去。

卢嬷嬷对四姑娘的尺寸熟得很,与冯氏给她挑了掐尖的好料,便带着乌泱泱的几个丫头和裁缝去大房那边,碰见的是五姑娘的奶娘。

“薛奶娘,大夫人可在?”

卢嬷嬷是冯氏的陪房,跟着冯氏嫁进侯府十多载,崔大郎承爵时,她们二房只能听之任之,眼巴巴看着大夫人威风凛凛管理府中要事。

如今风水轮流转,大夫人成了寡嫂,她们二房没想到有朝一日执掌中馈,这日子呐也是越过越好了。

卢嬷嬷腰板都挺直了些,眉梢挑了挑:“今儿个天好,洗沐迎新,长公主又下了请帖,主母说让咱给每房的少爷姑娘们都做两身衣裳,裁缝和料子都带来了,五姑娘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