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目光热忱,遥远的距离在此刻也仿佛只是方寸之间。他凝视黎嘉颖,字字句句都裹着蜜:“会有人因为是你,而义无反顾地选择你、奔向你。”
江路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像是蛇信子似的,一口咬上黎嘉颖贴着听筒位置的指尖。热麻的触感,顺着黎嘉颖拿着手机的指尖飞速地往上蹿,流入她的心脏。心脏快速跳动起来,“怦怦”的声音响在耳间,清晰无比。
江路仍在继续说:“当时出国,我很多东西都没带,后来也找不到了。但我最幸运的是带上了它。”
少年人扬扬手中的书,笑得肆意,仿佛自己拿到的是象征胜利的旗帜。
“你还记得它吗?”
黎嘉颖点点头。
她记起来了,这是小时候母亲买给她的读物,还天天督促着她背诵。江路转学前的那个假期向她借了这本书。
江路笑容更灿烂了:“当时孙桂老师在食堂抽我背《六国论》,我背出来了。但不是因为我格外用功才背得流利,也不是因为我幸运正好背了这篇。而是因为,它是这本书里的内容。”
“你说你喜欢语文,喜欢古诗、文言文,我听进去了。”
“在那些不能和你相见的日子里,我真的很庆幸自己带上了它。我看着里面每一页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感觉好像是在和你相聊甚欢。”江路剖白心意。
江路的脸更红了:“我转学来德元参加高考,除了因为我父母的工作调动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是因为你。”江路咬字清晰,目光坚定。
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它的热量全都被江路夺来装点了这些话。
心里那口落满灰尘的大钟陡然被敲响,尘埃飘飘而落。悠远绵长的钟声回荡在心间,震得黎嘉颖浑身酥麻。
当年的江路愿意因为她一句“喜欢古诗文”而逐一背下所有篇目,现在的江路甘愿因为她而转学回国。
黎嘉颖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以这样大。
她对上江路的视线,嘴角带着笑意,认真地开口道:“谢谢你,江路。”
短短一句话,就让刚刚还说得头头是道的江路突然手足无措起来。江路的脸颊更烫了,喉咙有些发紧,却仍强撑镇定地回望黎嘉颖。
“我……总而言之就是,黎嘉颖,你值得被人关心、被人在意、被人喜爱。就算有些人会因为某些原因和你渐行渐远了,但那不是你的错。总有人会一直关心你、在意你、爱着你。”江路注视着黎嘉颖,像是在对一颗星星许愿。
江路太明白黎嘉颖的不安和自我怀疑了,因此他不希望对方一直深陷在父母离婚的泥沼里自苦伤神。
两人沉默地对视着,彼此的眼眸和心却在暗暗诉说着什么。
突然间房门被敲响,门外夏照华的声音响亮:“小颖,我洗了蓝莓,方便给你拿进来吗?”
黎嘉颖陡然一惊,侧头应着门外母亲的话,赶忙挂断视频通话。她匆匆起身开门,接过对方手中的果盘。
夏照华跟着她身后进房,把手上拿着的杯子放在黎嘉颖书桌上:“苹果汁。你不是不喜欢吃苹果嘛,那苹果汁喜欢喝吗?”
黎嘉颖点点头:“喜欢。”
“你这屋子里也太暗了,小心伤到眼睛。”说着,夏照华把屋内的大灯打开。
她走出房外,还不忘把门给带上。
清凉的苹果汁入口,黎嘉颖那颗慌乱躁动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她解锁手机,界面还停留在和江路的聊天界面上。
对方诚挚的目光又一次浮现在黎嘉颖的脑海里。江路的一句句话语回荡在耳边,像是绵长的钟声越过远山。
黎嘉颖郑重地在对话框里敲下一个个表达谢意的字。
见江路回复自己一个小熊比心的表情包,黎嘉颖微微一笑,并未再所说些什么。
她从书包里拿出卷子和笔记本,开始写假期作业。
转眼间,假期就过去了。朋友圈和各个群聊里都是高三生哀嚎一片。
重返学校的那天清晨,黎嘉颖本以为家里人都还在呼呼大睡,哪知一出房门,就见餐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餐。
外婆笑眯眯地招呼着:“快来吃面,趁热吃才最好吃!”
外公在厨房里收拾着灶台,动静却是轻悄悄的,生怕打扰了人。
黎嘉颖喜滋滋地坐到桌前,夹起面条吹了吹,说:“我本来想着自己去学校门口吃个肠粉就行了的。这还麻烦外婆你们还早起给我弄早餐。”
“哎呀没事,外婆我们年纪大了,睡不着!”外婆坐在黎嘉颖对面,注视着她。
黎嘉颖刚坐下,就听见母亲和舅舅起床的动静。
她扭头看向满脸倦容的母亲,奇怪地问:“妈,舅舅,你们起这么早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