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不光是赵家几个孩子不缺衣服,便是远在滇省的赵二叔和肖家也都照顾到了。
不过这些衣服包括鞋子都是赵一纯手工做的,在三个孩子眼中自家原本每年都会在商场的买新衣服的姐姐还是受了委屈。
所以如今终于有了借口,三小就闹着要进百货商场。
赵一宁更是道:“姐姐以后上班了,总得新同事一个好印象。咱们家里又不困难,不说衣服,总得买两双新鞋子吧!”
赵一纯拗不过,到底还是答应了下来,一家四口热热闹闹的离开了家。
刚刚踏出门,赵家四个孩子就变得沉默起来。
就和赵一纯原本预计的差不多,附近两条巷子只有两家还算安稳,其他的人家早已发生了巨变。
分给没有房子的居民当大杂院还好,最麻烦的的是一个戈薇会的头头也住到了这里。
那人能爬上来其实人还算聪明,很会对人下菜碟,顾念着赵家是烈士家属,一直没找过赵家的麻烦。
但他家里的儿孙和七大姑八大姨可没那么聪明,前两年他家二儿子找到了一个条件好的对象,为了体面就看上了赵家的三进大宅,想要占了赵家的房子风光娶亲,某一天直接带着一群小兵冲到赵家翻了个底朝天。
要不是赵一纯谨慎,把一切可能引起麻烦的东西都放进了空间里,赵家四个孩子估计已经和赵爱党他们团聚了。
赵一纯他们经过这事自然也就更谨慎了,反正一出了家门绝不让人找到批判的地方。
一家四口来到了百货商店,三个孩子直接拉着赵一纯来到了卖鞋的柜台。
负责这个柜台的是个蛮年轻的姑娘,圆圆的脸,带着几分喜气,态度虽然不算热情但也亲切的很。
“为人民服务①,同志,你们是想买鞋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是的,同志,我想看看女士皮鞋,要37码的。”
“一切反动势力都是纸老虎③,37码的女士的皮鞋只有这两款有,同志你想看哪一款?”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同志,麻烦给我两双这一款的皮鞋,棕色和黑色的各一双。”
那姑娘眼前一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⑤,好的,一共18元。同志,你还有什么要的吗?几位小朋友需不需要鞋子?”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⑥,需要的,麻烦再给我拿6双小白鞋。”
那姑娘谈性很高,一边取鞋子一边和赵一纯闲聊,赵一纯这才知道以如今百货商场售货员那眼高于顶的普遍态度下,这姑娘为什么会是个例外。
原来这姑娘叫陈可欣,今年原本还在读高一,但是这不是开始强制下乡了嘛,她家里孩子只有她和她哥两个孩子。
他哥已经已经有了工作娶妻生子了,她家担心陈可欣会被强制下乡,她妈就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了女儿接班。
今天是她第一天上班,赵一纯还是她第一次接待的客人,她表现得也就比那些老油条积极热情一些。
赵一纯见人家大方的说了自己的情况,听陈可欣询问便也把她如今的情况说了出来。
陈可欣听赵一纯马上就要去食品厂上班,那笑容就越发甜了,说赵一纯这一单买的东西多,硬是从领导那里申请得到了一包针线做添头。
可别觉得针线这东西便宜这搭头就不值钱,如今针线那东西也是要票的,多少人家一根针钝了歪了还得修修继续用呢。
很明显陈可欣这是想和赵一纯结个善缘。
而赵一纯自然也不会拒绝,先别提赵一纯本就对陈可欣有好感,单从利益上来说,陈可欣一大家子都在供销社这个系统里,和陈可欣建立亲密关系肯定会得些方便的。
当然了陈可欣会积极与赵一纯打好关系也是这个道理,第一个客户虽然有缘,但若不是赵一纯以后会进食品厂,未来手里肯定会有一些食品厂的资源,陈可欣也不会那么殷勤。
赵一纯笑着接过了陈可欣的示好,又假装从背包,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拿出了一小包的果干。
“这是我父母的战友给我邮过来的果干,不值什么,你在单位里无聊了当零嘴消磨消磨时间也好。”
双方和谐道别,赵一纯又带着三个孩子一人买了一套衣服,又顺便买了不少的点心和日常用品。
毕竟,来都来了。
得亏这几年赵家在赵一纯的外挂帮助下没怎么消耗工业票,否则就按今天这赵家人的购物欲望,哪怕钱带够了,那也是买不成的。
采购结束,赵家四人便打算直接回家,结果可能是在逛百货大楼时被赵一纯投喂了不少点心,小一诺还没离开大楼就肚子疼想找厕所,正好撞上了一场霸凌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