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凌薇自离家起就决定了方向,周宏志加入工军其实是有些戏剧性的。
果党为了战争不停的征召壮丁入伍,周宏志家里男丁多,又没钱没权逃脱兵役,于是家里排行在中间,最不受宠的周宏志便被抓了壮丁。
进入果军后,周宏志眼看着果党买卖军粮,腐败成风,心里判断果党如今这行为绝不是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样子,于是周宏志选择带着情报假死叛逃到了工军。
周宏志脑袋灵活,又愿意学习,很快就在军队中出了头。
在和凌薇认识时,周宏志已经成为了军中的连长,在军中极为耀眼。
优秀的人总会互相吸引,两个人相遇后多次并肩作战,互生情意后便在战友们的欢呼下成了婚。
两人婚后不久就有了长子周霜煦,虽然因为战争,两人聚少离多,连儿子都只能放在保育院里抚养,但两人的感情在所有人看来无疑是很好的。
可是随着倭国的战败,事情有了变化。
因为最开始时两党没有公开决裂,工党一直在积极推动和平,果党那时候也在设法将开战的罪名扔在工党,以此削弱工党身上的民心,并得到国外的声援。
因此周宏志认为一切已经结束了,便开始怀念起了家人,有了探亲的心思。
或许是天意,周宏志的那支部队刚好转战到了周宏志的老家,而凌薇也因为暂时的空闲有机会和周宏志相处,周宏志便希望带凌薇回家见见父母。
一直和情报接触的凌薇自然觉得不安全,但到底体谅周宏志的心情,在向上级打过申请后还是和周宏志低调的回了周家。
凌薇担心两党的和谐关系是短暂的,所以和周宏志约定好了说辞,周宏志在入伍后重伤被凌薇搭救了,两人一直躲在某个小村子里生活,如今是看天下太平了这才回来。
这既是保护夫妻二人和工党的安全,也是在保护周家的安危。
周宏志本以为他们二人的归家会很顺利,但谁知周家却是死活不认凌薇这个儿媳,哪怕听说凌薇对周宏志有救命之恩,小夫妻俩有了孙子都不行。
不是因为保守封建,而是为了利益。
因为和周家一个村子里有一个杜家,杜家是逃荒来的外来户,没有近亲和宗族在附近。
原本这样人丁薄的外来户,是很容易受到村里人排挤欺负的。
但杜家汉子是个手艺人,村里人求着他的时候多些自然不会欺负人,如此杜家的日子反倒过得比一般人家更好一些 。
杜家原本是有两儿一女的,但那时候的世道太乱,杜家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城里买东西时不小心被被不知道哪个兵爷的子弹给打死了,还有一个生了病没救活。
到最后杜家就只剩下杜鹃这么一个姑娘,村里人都觉得杜家二老应该给杜鹃招赘。
但杜家老爷子心里清楚,自家人丁少,闺女也不是那么厉害的人。
等他们两个老不死的两腿一蹬,女儿就是招赘了,到时候也不过是明招暗娶,三代归宗。
那样的话,招赘就是个笑话。
而且哪家的好小伙子愿意当个入赘的,找个差的入赘,女儿跟着过苦日子。找个好的入赘,人家要是气不顺,最后坑的还不是亲闺女。
所以招赘什么招赘,他们嫁闺女,而且杜家的一切东西,以后都是闺女女婿的。
等女儿生了外孙也不用姓杜,以后等他们老的死了,只要记得给他们两个上柱香,就算女儿女婿有心了。
也就是说谁家娶了杜鹃,谁家就能得到杜家的房子和地,还不用儿子入赘,孙子过继。
这消息传出去,谁不眼馋杜鹃这姑娘。
尤其杜鹃虽然长得不是十分的貌美,但也相貌端庄有福气,平日里和人相处那也惯来嘴甜会做人。
就是没有这样的好事,杜鹃也不愁嫁,如今有了这样的好处,杜家的门槛那真是快被人踏破了。
这样的好事周家也很眼馋,但是尴尬的是,那时候周家的男丁除了在外当兵生死不知的周宏志,最大的还不到十岁,年纪差的太多了。
正好这时候周宏志回来了,这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嘛!
至于凌薇,在周家人眼中看来那就是个不要脸随便和男人在一起的孤女,打发了就是了。
什么?你说人家是明媒正娶领过结婚证的妻子?胡说,他们周家这些长辈都没认过,怎么就是妻子了。
老话那可都是奔者为妾,这样不要脸的媳妇,周家不认那不是为了杜鹃,那是为了周家的门风。
什么?你说有大孙子了!哎呦,这哪个女人不生娃,再说了,周家孙子都有七八个了,不缺一个野女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