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七十年代有庄园 > 第24章 初一

第24章 初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若不是睡前给炕洞里添了柴,半夜冻醒了都不知道,即便如此,早上凌正还是早早爬起来添柴、加水,洗漱做饭的热水都要靠这个屋里的灶,可不能断了火。

今年是大年初一,村里的小孩都会出来挨家挨户拜年,纪平阳在村里还有族亲,因此他们早早准备了各色饼干、糖果,一部分包起来送礼,一部分给村里上门的孩子分发。

奇怪的糖豆树上结的糖豆是带的包装,可他们从空间拿出来就变成了光秃秃的小圆玻璃糖球,晶莹剔透看着很是漂亮,装上两盘子也不过是十来棵树的果实,因此一点也不心疼,若不是怕人家觉得穷人乍富,他们恐怕都要摆上一篮子。

糖果不能多摆,炒的花生、瓜子还有栗子、核桃等倒是可以,前者是庄园产的,后两样是山里摘得,没吃过几次,去完皮壳还剩一大袋子,各种食物根本顾不上吃它,这下趁着过年,拿出来一篮子,也算是清仓了。

因为拜年都要先去长辈家里拜,所以两人各提着一篮子的东西,一起去给纪平阳的长辈拜年,凌正是没什么亲友的,所以除了纪家的,再去几个村干部家里拜访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先去了二爷爷家,他们家没有分家,所以给上双份的,这里拜年不兴磕头,说上一轱辘吉祥话就可以了,喝了两杯茶,他们就要出门,临走时还被二爷派了红包,几人劝着收了才把两人放出门,虽然只有一毛钱,但这压岁钱可是两人不曾有过的温情。

带着满满的感动去了村长、支书等人家里,脸都要笑僵了,喝杯茶就赶着去下一家送,等几个堂伯堂叔家都去过了,只剩下纪平阳的亲二叔家里,两人心里也知道,这平时怎么都行,过年还是得走个过场,因此也挂着假笑去二叔家拜年。

开门的是纪平阳的堂妹,瘦瘦弱弱的身子被不甚暖和的硬棉衣包着,估计是旁人都不肯受冷出门,才给她件破棉衣打发她出来看看。

纪平阳看着她就想到原来的自己,心里满是酸楚,把手上的两包礼品递给她,又另塞了一把糖和饼干让她藏起来,等她藏好了才大声喊“二叔二婶过年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家里准备了糖和饼干,小孩子一会上门了,我就不进去坐了啊”超大声,确定周围人都听到了才跟堂妹点点头走了。

他们回到家,又闲聊了几句才陆陆续续有小孩子上门,据说大年初一小孩子进门是带喜气和好运的,所有人在这一天都不小气,不管是有过节的、穷酸的都对每个孩子笑脸相迎,大方的给些糖果,实在穷的也可以拿花生瓜子,甚至有手巧的还会做冬瓜糖、地瓜干,凌正他们也是做了的。

几个娃娃进门囫囵几句吉祥话,他们就开始给娃们嘴里塞糖、口袋里装吃的,得到了糖的孩子们连声惊叹,呼啦一下来了,又呼啦一下跑出门,他们要赶紧回家喊兄弟姐妹们来吃糖呢!

果然不一会儿,大半个村子的小孩都来了,他们一个个挤挤攘攘的热闹的不行,凌正和纪平阳忙且快乐着,一人嘴里塞颗糖,也要两盘子了,他们准备的压根不够,只能趁着进卧房拿东西的空当补充一些,等他们端着满满的盘子出来,得到的便是几十双亮晶晶的眼睛和异口同声的“哇!”,美滋滋的分糖、装饼干、花生,两人开心的不行。

小孩子们也乐得吱哇乱叫、蹦蹦跳跳,热热闹闹的闹了一场,一波又一波的来人,等到村长他们进门,就是看到累瘫的两人,和剩了底的篮子。

村长和刘婶带着一群叔叔、婶子大娘们来串门子,两人赶忙站起来请他们坐下,手忙脚乱的倒水,每碗还化了一撮白糖,看到的婶子们眼里都划过一丝满意。这还是他们为数不多的糖票换来的,嫌不够甜,还放了水果糖,映的白瓷碗里五颜六色的,等他们端着碗撮了口,两人也坐下,大家一开始说些家常,后来就变了味了,开始控诉两人花钱大手大脚。

村长先开了口:“凌知青,还有纪阳,你看看你们,有钱是这么花的吗?满村子的散糖,得花多少钱票?日子不过了?”

“就是就是,我家那小子拿着糖回家,我差点上棍子才逼问出来,原来是从你们这来的。”

大堂伯也来了,也跟着点头“不是我们说你俩,你看看你送的那个糖,看着就不便宜,这还要票,也不知道你们刚自己过,哪来的钱。”

村长沉吟了会儿,喝口水说:“咱本本分分的老农民,可不能学那些个人,偷偷去黑市高价买,被抓到了可不得了。咱们大伙知道你们的心意,下次可不兴花这么多钱了。”

凌正怕他们怀疑他搞投机倒把,只能笑着说“各位叔伯婶娘们,这糖可不是买来的,是上次去县里帮里人家一个忙,正好他是糖果厂的小领导,咱们看来是小忙,人家有文化的人可不一样,非要感谢我们,不好给钱票,只好装了一袋子糖果,这些糖都是没有包装的,是他们厂里给职工的福利呢。推辞不过他,只好收下了,不然人家还要惦记着还人情不是?”

纪平阳也帮腔着说“就是就是,我们平时也舍不得吃,这过年了让大家都开心开心,其实也没有发多少,就一篮子,再多的也没有了。要不是看长辈们关心爱护我们小辈,哪个我们也不给旁人碰一口。”

两人头点的小鸡啄米一样,看着似乎是增加了一点说服力。

婶子们本就慈爱又和善,来这一遭也不过是怕他们不会过日子,来提点几句,看他们心里有数,也就没多说什么。

长辈们说教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略过这茬不提,两人忙给他们面前抓花生瓜子,糖是不敢碰了,又添了茶,大家说说笑笑的谈起了村里的事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