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快穿]得罪同人文写手的那一夜 > 第172章 他追他逃他带球跑(二)

第172章 他追他逃他带球跑(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一番话落下,会议室陷入了自本次会议以来最深层的静默。

在场每一个人或许都重新想起了,当年加入辟雍的理由——不是为了成为哪家财团的附庸,而是为了打破那些把人群分级、按腺体价值划分尊卑的系统性不公。

也许,这正是他们如今站在这个会议室里的意义。

最早萌生“辟雍生物研究中心”这一想法的,是以游稚为核心的一群怀抱理想主义的科学家。

他们当中,既有出身普通家庭、深刻体会信息素差异带来社会不公的年轻学者,也有曾在传统医药巨头任职、却不满行业黑箱操作的资深研究员。

大家聚在一起,是因为一个共同的信念:打破老钱资本与优性家族垄断的医学霸权,让信息素科技真正造福大众。

“辟雍”一词取自古代学宫,象征“以学术凝聚众人、以知识泽被天下”。在他们看来,信息素生物技术不应只是少数财团的摇钱树,而应成为提升全民健康、消弭社会隔阂的公共资源。因此,研究中心的成立本身就打上了“学术独立、社会责任优先”的鲜明印记。

然而,也正因如此,辟雍在创立初期便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与技术封锁。多数大型制药公司拒绝合作,甚至有人在背后放话,想要围剿这支“乌合之众”。

但凭借卓越的科研能力与不屈的精神,辟雍生物迅速在信息素抑制技术领域打出声名。他们相继发表了数篇颠覆传统认知的论文,引发国际学界关注。借助这些成果,他们一方面争取到政府与公益基金的有限资助,另一方面自建起一套小而精的实验平台。虽然硬件条件简陋,却反而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科研人才。

在技术研发方面,辟雍团队持续深入探索“生物电与信息素耦合机制”,陆续推出数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首先是普惠型抑制剂“凝安”,以低成本、效果稳定著称;其次是平衡制剂“恬泰”,专为轻度信息素波动的普通阴人、阳人群体设计,用法简便,副作用小。

这两款产品一经上市,便打破了老牌药企长期垄断的高价壁垒,迅速占领国内中低端市场,迫使外资企业降价30%,国内仿制药企也纷纷跟进研发,最终推动腺体健康药物纳入医保目录。

紧接着,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辟雍又推出面向高端人群的私人订制制剂“和煦”,以及面向中端市场的应急干预制剂“定坤”。产品体系的完善,使得他们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成功搭建起桥梁。

尽管发展过程屡遭资本阻力,辟雍生物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学术先行”的原则,逐渐成长为信息素医学领域的一股鲶鱼力量,既在学术前沿持续突破,也在资本巨鳄环伺下顽强立足。

“大家先听我说一句。”余约率先打破长达两分钟的沉默。她走到游稚面前,拿过他的电脑,快速调出一份幻灯片,投射在会议室大屏上。“各位,看看这个!全球信息素市场年增速高达23%,而我们手握逸宕波技术,这就是下一个万亿级风口!”

她翻动下一页,语调高昂,嗓音已带些沙哑:“如果我们现在启动C轮融资,估值至少能翻三倍,到时候……”

“老余,你先别激动。”林纪华打断她,语气沉稳却不失关切。

他转头面向众人:“我早上刚刚收到消息,飞雷和若筏正在接触几家国内腺体研究机构,显然他们已经嗅到什么了。如果我们贸然商业化,很可能会被围剿。”

核心研究员之一的黄瑱举起手中的平板:“但如果不融资,我们连三期临床都做不完。光逸宕波的人体试验,预算就超1.5亿,这还是保守估计。”

戴明又推了推眼镜,神情凝重:“我提醒各位一句,信息素产业的水很深,那些跨国药企,最擅长的就是技术收购和雪藏。去年那家腺体芯片公司,被收购后技术直接消失了。”

余约一边点头一边猛地拍了下桌子,语气激昂:“所以我们更要抢先占领市场啊!我还是建议,咱们分两步走:先融资扩大生产,再通过上市锁定控制权。”

林纪华冷笑着“呵”了一声,摇摇头:“上市?飞雷只要在二级市场扫货10%,就能进董事会。到时候,游博的研究方向都得听他们的!”

另一核心研究员王弋小声说:“其实……政府那边一直在关注我们,科技部的李处长上周还问过逸宕波的进展。要我说……”

“我明白大家的顾虑。”游稚终于再次开口,语气温和却坚定,“逸宕波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打破信息素垄断。如果商业化,很可能重蹈覆辙。我希望……把核心专利捐给政府。”

众人哗然。

余约瞪大了眼,颇有点气极反笑地说道:“捐了?那我们怎么盈利?”

游稚笑着解释:“只是核心专利,我们可以保留衍生产品的开发权,比如逸宕波监测手环、个性化调节剂。这既能保证技术普惠,又能通过周边产品盈利,二者并不冲突。”

林纪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如果政府愿意背书,确实能挡住跨国药企的围剿。而且公益形象对估值提升也有帮助。”

余约仍不甘心,继续追问:“游博,你真的打算把这价值连城的专利拱手让给政府吗?这可是我们团队数年来积累的心血啊!”

戴明扬了扬手中的文件袋,补充道:“科技部最近在推‘民生科技专项’,逸宕波完全符合条件。我们可以尝试纳入试点项目,以换取研发基金和政策扶持。”

“咳,那个……各位,不好意思,我们刚才一直在听,没有插嘴。其实我们也想表个态。”一直在线上会议室中静静旁听的初照人终于开口,“你们也知道,我是初晖智能的算法负责人,也是这次枢衡计划大数据架构的首席技术员。其实之前我们一直在内部反复讨论过:如果逸宕波技术和我们机器人的生命体征监测模块深度结合,就能实时收集、分析用户的信息素和生物电信号,这将是一种全球首创的大数据临床研究模式。但是,这需要相当广泛的用户数据积累,而这恰恰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支持。”

另一名大数据分析员刘程接过话头:“没错,只有政府背书和公共平台的开放,我们才能快速部署大量机器人到医院、养老院,乃至社区康复中心。这些场景才是真正能测试逸宕波干预效果的地方。私营资本也许会投钱,但很少会把数据无偿分享给公益研究吧?”

负责算法安全的工程师何阡点点头,语气严谨地补充道:“另外,从数据安全的角度出发,我们也担心如果核心技术完全商业化,势必出现被黑市滥用或侵害用户隐私的风险。尤其是涉及优性个体的敏感数据,一旦落入不法之手,就可能被用于基因歧视或不当操控。”

游稚轻轻点头,总结道:“这也正是我坚持核心技术需要由公共机构掌控的原因。我们与初晖智能的合作,更多是围绕应用端展开的,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