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阁的掌柜很喜欢她的字,不时会指定让她抄写一种书籍,开的价钱丰厚。
薛含桃心里知道原因,每每赚到银钱的时候总会默默地道一声谢谢。
次日,她又是天不亮就醒了。
吃过早膳,她借口去书阁,一个人走出了院门。
薛含桃没忘记今天就是世子和她约定好的最后一日了,她人微力薄,能做的不多,只能打听到这一步。
听王牙媪说,三位娘子都是很好的人,也爱慕着世子。
世子无论选择哪一位去提亲,结果应该都是圆满幸福的吧。
薛含桃想到恩人不会因为自己而被人耻笑,弯起了眼睛,脚步也变得轻快许多。
走到封大娘子家的糕点铺子附近,她顿了顿,进去买了两斤枣泥糕,枣子可以补气血,对身体好呢。
“这是什么点心?闻起来有花香。”伙计用油纸把她买的枣泥糕包起来时,薛含桃的注意力被一方乳白色的点心吸引住了。
香香的,甜甜的,很像她在国公府嗅到的气味。
“薛娘子,这是银霜糕,用汴州特产的银桂制成,味道甜而不腻,就是……贵了点。”
伙计热情地为她介绍,薛含桃听到汴州两字立刻心动了,汴州保卫战也是世子身上不可磨灭的功绩!
她摸摸身上的荷包,咬牙买了一斤。
不是她抠门,而是身上剩下的钱只够买这么些了,唉,早知道她应该先去书阁的。
不过现在说这些晚了,最后她只得提着两斤枣泥糕和一斤银霜糕走到定国公府门前。
好在今日的护卫还是那个脸黑的大人,薛含桃这次没费什么功夫就等来了方振。
“方大哥,我来见世子!”
她对着方振没有保留,说自己已经打听好了爱慕世子的小娘子,只等着世子上门去提亲。
方振听她一口气说完,心里五味杂陈,深深望了她一眼,回了句世子不在府中。
然而实际上崔世子就在东院,只是薛含桃来的不巧,世子刚见过一位客人,眼下心情应该是最刻薄的时候。
“哦,世子不在,那……那方大哥帮我把话传达给世子吧,我去拜访了都城中的媒人,媒人又找了第一等的官媒,说是城中许多娘子都愿意嫁给世子……”薛含桃尴尬地低了低头,连忙将自己打听到的三位小娘子告诉方振,末了又嗫嚅声音承认自己的无能,“我只能做到这么多了,希望世子不要怪罪我。”
“小桃,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世子也知道你的努力。”方振开口安慰她,语气微有怜悯。
其实,做多做少都没有任何区别,她的努力只是徒劳,因为结果已经注定了。再者,她提到的三家很早之前就表露过想和世子结亲,世子若是想成婚何必等到现在。
“那我就放心了。”闻言,薛含桃终于卸下了心头的一块石头,她长长舒气,将手中提着的点心递给方振。
“这个是送给世子的,祝世子身体安康,姻缘美满。”
糕点送出去,小姑娘就像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又是一口茶水未喝,匆匆离开定国公府。
方振望着她小小的身影远去,等到影子都不见了才提着两个油纸包回到东院。
只是,他才开口提了小桃一个字,就被世子一个冷戾的眼神逼退。
方振无奈,只好安静地退下。
“慢着,里面装的什么?”
房间里面清清冷冷,崔伯翀嗅到另两种混杂的气味,语带厌倦地开口。
“这是小桃送给郎君的糕点,小桃祝郎君您身体康健,姻缘美满。”
方振话音落下,不出意外地听到了一声凉薄的轻笑。
“拿过来。”
“是。”
崔伯翀慢慢悠悠地打开了两个油纸包,深红色和乳白色的糕点可怜巴巴地挤在一起,红的多白的少。
样式简单,做法也粗糙,和定国公府中花样精致的茶点完全没的比。
“郎君,小桃才与薛妃相认,想来身上没什么钱。”方振认出这是市井中的寻常点心,解释道。
崔伯翀不理会,先拿起了一块深红色的,尝出枣泥的味道,他淡淡道,“确实吝啬。”
受了他一人一狗两条命的恩情,就想用普普通通的枣泥糕来偿还,痴人说梦。
方振看着他一口一口吃完整块糕点,一言不发。
“想必,这种要贵一些。”崔伯翀轻而易举地猜出两种糕点的价差,也不需要方振的回答。
拿起一块乳白色的,放在唇边。
咬一口,他又笑了。
一整包的银霜糕被他吃得干干净净,沉默寡淡的模样像是在吞噬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