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霁月有时 > 第22章 帮助

第22章 帮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兰芝正要劝,忽然有家丁来报,裕王的人来了,三人赶忙出去一探究竟。

裕王府的人拿出了镜澄的亲笔信,要请方知悦前往府上。

方知悦看到是镜澄的字迹,知晓她平安无事,心里轻松了一大截。

“多谢裕王,”戚连朋请来人代为转达。他将方知悦拉到一旁:“有裕王帮助,事情便有了希望,你们要抓住机会。”徐兰芝也露出肯定的神情。

随后,方知悦顺利和镜澄见面。为了不让方知悦过度担心,镜澄提前喝了药,换上了婢子准备的衣裳。

方知悦一眼就看到了镜澄颈部的压痕,询问发生了什么事。镜澄只得在纸上把白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写出来。看到狱卒那一段,方知悦气愤不已:“没想到大理寺竟然是这样肮脏的地方,还好当初没有告到大理寺,不然就是自投罗网。”

镜澄随后又写下她来到裕王府的经过,以及借助裕王翻案的打算。方知悦也转达了戚连朋和徐兰芝的建议,以及他们对裕王的肯定。

不过镜澄还是提醒方知悦,朝堂之事没那么简单,要小心受人利用。

休息过一晚,镜澄的喉咙能发出一点声音,还不能说话。不过她昨晚已经和方知悦商量好今天要说什么,所以在面见裕王时,镜澄表示不需要纸和笔,一切都由方知悦代为答复。

她们从二十年前讲起,这一段往事方知悦亲身经历过,所以了解得更为详尽,有些事情连镜澄也是头一回听到。然后讲到了事情的开端,是布告门前的小老头。再是她们一起去李循的家,拿到了他的手书。最后的导火索是她们进府衙档案库寻找文书,被人发现,以致方家下狱,她们逃亡至京城。

邵景澜听完方知悦的讲述,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眼前两位姑娘,虽有一人年长些,却也不像是能干出这么多事的人,尤其是她们对真相的执着与一路前行的坚定,足以令许多男子都自愧不如。若非她们,真相不知还要尘封多久。

他将人带回裕王府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帮太子查清此事,因为宫里对登闻鼓的响动不闻不问,说明此事不能直接交给宫里的人来查。虽然名义上是圣人亲自过问,但圣人不可能亲力亲为。与其走漏风声,不如自己查清楚,以便先发制人。

二是出于恻隐之心。邵景澜听闻击鼓之人是一个小姑娘,担心东宫人多眼杂,难以确保她安全。另外蒋廷一事让他看到了太子的阴狠,太子针对牟平已久,为达目的不惜牺牲手足,何况是素不相识的人。

可听到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不应该看低这两位姑娘,她们有着非常人所及的勇气,值得他的尊重。

“你们可带有证据?”要想坐实牟平的罪行,需要实实在在的证据,不能仅凭故事打动别人。

“李循手书、真假文书都在我们手上。”镜澄让方知悦故意瞒下联名书的存在,这一件要留到最后关头使用。

“保留好证据。”邵景澜并没有让她们把证据交出来,因为他没有资格这么做,这些证据都是她们一步一个脚印收集起来的,怎可轻易交于外人。

“剩下的事情我来安排。”一下子接收到这么多信息,他要好好整理一番,更重要的是,他要思考应当如何为她们翻案。

与两人谈完,邵景澜把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天。现在他不只是为帮太子,更是出于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多少无辜百姓牵连其中,至死都等不到朝廷的交代。事关重大,他要想出两全其美之策。牟平手握兵权,一旦将其逼急了,是否会引起更大的祸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