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沈芜接起电话。
“沈芜吗?我是西瓜卫视的姚远。”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干练的女声。
沈芜愣了一下,有些惊喜:“姚导,您好!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姚远笑着问道。
“挺好的,谢谢姚导关心。您怎么突然给我打电话了?”
“是这样的,我听说你最近在弄幼儿园食堂,想给你推荐一个人。”姚远说道。
沈芜有些疑惑:“您怎么知道我在弄食堂啊?”
“哈哈,现在谁不知道傅太太又重新接手了西雅幼儿园的食堂啊?这可是个大新闻!”姚远调侃道。
沈芜无奈地笑了笑:“看来我还是太出名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我给你推荐的这个人,你肯定认识,就是上次星厨美食节的董师傅。”
“董师傅?”沈芜有些惊讶。
“唉,说来话长。董师傅的儿子被人做局,参与了赌博,把董师傅的铺子和秘方都骗走了。现在董师傅境遇不太好。”姚远叹了口气。
沈芜心中一动。她对董师傅印象很好,他的面点手艺精湛,人品也很不错。
而且,她最近一直在考虑,如何在幼儿园的食谱中增加一些面食,董师傅无疑是最佳人选。
“姚导,谢谢您告诉我这些。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沈芜感激地说。
“不用客气。董师傅德艺双馨,我也是想帮帮他。”姚远说道。
“我明天就去拜访董师傅,和他好好谈谈。”沈芜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沈芜就按照姚远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董师傅的出租屋。
那是一间位于老城区的小巷深处的简陋小屋,屋里光线昏暗,摆设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几个简单的厨具。
董师傅正坐在桌前,愁眉苦脸地抽着烟,桌上放着几个吃剩下的馒头。
听到敲门声,他抬起头,看到沈芜站在门口,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沈小姐,您怎么来了?”董师傅连忙站起身,有些局促不安。
“董师傅,您好。我是沈芜,还记得我吗?”沈芜笑着问道。
“记得记得!您怎么会找到这里来?”董师傅有些疑惑。
“我是听姚导说了您的事情,所以特意过来看看您。”
董师傅的脸色黯淡下来,叹了口气:“唉,让您见笑了。”
沈芜走到他身边,关切地问道:“董师傅,您现在有什么打算?”
董师傅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铺子没了,养老钱也没了,我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董师傅,您别灰心。您的手艺还在,一定能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谈何容易啊!”董师傅苦笑着说,“我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哪还有心思考虑这些。”
沈芜想了想,说道:“董师傅,如果您不嫌弃,我想请您帮个忙。”
“帮忙?我能帮您什么忙?”
“是这样的,我最近接手了西雅幼儿园的食堂,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厨师。我觉得您的面点手艺非常好,孩子们肯定会喜欢。如果您愿意,我想聘请您担任我们幼儿园食堂的面点师傅。”
董师傅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说的是真的?您真的愿意聘请我?”
“当然是真的。”沈芜肯定地点点头,“我非常欣赏您的手艺,也相信您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
“沈小姐,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那太好了!”沈芜高兴地说道,“董师傅,您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上班?”
“我随时都可以!”董师傅迫不及待地说道。
“那我们明天就去幼儿园看看,熟悉一下环境。”
“好,好!”董师傅连连点头。
离开董师傅的出租屋,沈芜的心情特别好。她觉得自己在做美食这件事上,很有激情。虽然她想不起自己为什么这么精通做菜,但是有一种直觉告诉她,这就是她的本命!
第二天,沈芜带着董师傅来到西雅幼儿园。
“董师傅,别紧张,园长人很好的。”沈芜轻声安抚,她能感觉到身边老人无声的紧绷。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机会,更是重新找回价值感的契机,对董师傅而言意义重大。
园长笑容可掬,热情迎接:“沈老师,董师傅,你们来啦。”
她目光在董师傅布满老茧却干净利落的手上停留片刻,多了几分敬意。
沈芜简单介绍了董师傅的情况,着重强调了他精湛的面点技艺。
园长认真听着,不时点头,随后详细介绍了幼儿园食堂的运作模式、卫生标准以及孩子们的饮食习惯。“我们幼儿园一直很重视食育教育,也希望能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元、更健康的传统食物。董师傅如果能来,那真是太好了。”
话虽如此,流程还是要走的。试菜被安排在了当天中午。
幼儿园的后厨宽敞明亮,不锈钢厨具擦得锃亮。董师傅深吸一口气,几十年沉淀下来的肌肉记忆瞬间苏醒。
他解开布包,拿出自带几样关键工具。揉面、擀皮、调馅、包捏……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沉稳而专注。旁边的帮厨们起初还带着几分好奇打量,渐渐地,目光都变成了敬佩。他的双手仿佛有魔力,普普通通的面团在他手中,幻化出各种精巧可爱的造型。
临近午餐时间,一笼笼热气腾腾的点心被推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