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说下来,条理清晰,重点明确,市场总监和周启明都露出了信服的神色。
此刻的沈芜,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沉稳果决的领导者气场。
**
半个月时间,雅韵短视频的热度持续发酵,下载量已经直逼龙域。
叶倾城的苏绣工作室接到了几个高端品牌的联名邀请。
和风的茶室预约爆满,甚至有电视台邀请他去做文化访谈节目。
月下君的香道体验课也一位难求,连带着他店铺里的香品都卖断了货。
林氏旗下的MCN机构也趁热打铁,迅速签下了一批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但之前缺少推广渠道的匠人、学者和艺术家。有研究古建筑榫卯结构的木匠、复原古代妆容的美妆博主、演奏冷门民族乐器的音乐家等等。雅韵的“国风”标签不再局限于最初的三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内容矩阵。
沈芜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开会、审阅内容、对接资源、优化产品……她惊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周启明都暗自佩服。这个看似温婉的女子,一旦投入工作,便展现出一种不输于任何资深高管的韧劲和决断力。
然而,市场的平静只是表象。龙域短视频的反击,比预想中来得更猛烈,也更阴险。
起初,只是一些水军在雅韵的热门视频下刷负面评论,诸如“装腔作势”、“节奏太慢”、“看不懂”之类的言论。雅韵的运营团队及时清理并引导舆论,影响不大。
但很快,情况开始升级。
一篇题为《揭秘“国风顶流”叶倾城:苏绣传承还是资本造神?》的文章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流传。文章捕风捉影,暗示叶倾城的作品并非完全由她本人独立完成,甚至质疑其家族传承的真实性,字里行间充满了恶意揣测。
紧接着,又有人爆料,称和风在成名之前,曾在某家商业茶馆当过茶艺师,指责他现在的“淡泊名利”是人设包装。
关于月下君的谣言则更加离谱,说他所用的香料来源不明,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甚至暗示可能引发过敏或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一时间,网络上议论纷纷,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被轻易带偏节奏,雅韵APP的评论区也开始出现质疑和谩骂。
“沈总,公关部快顶不住了!”市场总监急匆匆地冲进沈芜的办公室,脸色难看,“这些黑稿背后绝对有推手,扩散速度太快了,而且专门挑我们流量高峰期发酵。”
沈芜的脸色沉静,但紧握的拳头泄露了她内心的怒火。她预料到龙域会反击,却没想到对方手段如此卑劣,直接攻击创作者本人。
“周总呢?”沈芜问。
“已经在路上了,技术部正在追踪IP来源和水军账号特征。”
话音刚落,周启明推门进来,表情严肃。“查到一些线索,大部分水军账号的活跃规律和IP地址,与之前监测到的龙域推广活动高度重合。虽然没有直接证据链,但指向性很明显。”
沈芜点点头,意料之中。“通知法务部准备,收集证据。但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局面,保护好我们的创作者。”她看向市场总监,“立刻联系叶老师、和风老师和月下君,告知他们情况,表达公司的全力支持。安抚好他们的情绪,不要让他们直接回应网络上的任何质疑。”
“明白。”
“公关部,准备官方声明。重点不是辩解,而是强调雅韵对内容真实性和创作者权益的保护承诺。同时,启动危机公关预案B。”
预案B,是沈芜和团队早就准备好的应对恶意攻击的方案,核心是“透明化”和“专业背书”。
“叶老师那边,”沈芜条分缕析地布置,“联系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协会,邀请几位有公信力的苏绣专家,对叶老师的作品和工作室进行公开探访和评估,全程直播。”
“和风老师这边,联系茶文化研究会,整理并公布和风老师学习茶艺、钻研茶道的完整履历,包括他早年在茶馆工作的经历。那不是黑料,是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邀请业内知名的茶文化学者撰写评论文章。”
“至于月下君把他所有香料的采购来源、质检报告,全部整理出来,邀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公开检测,同样进行直播公示。我们要让那些谣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周启明补充道:“技术部可以配合,在直播过程中实时展示弹幕监控和水军识别情况,让公众看到是谁在恶意引导舆论。”
“好。”沈芜赞同,“另外,MCN部门,立刻策划一期‘匠心守护’系列短视频,就用我们刚签约的那些新创作者,让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谈谈传承的不易、创作的艰辛以及对网络谣言的态度。我们要用真实的创作故事,对抗虚假的抹黑。”
一系列指令清晰下达,原本有些慌乱的团队迅速找到了主心骨,各自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