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西汉]直播给刘邦读汉书 > 第18章 一更

第18章 一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郡国推举的这种方式,很难说一定会挑选到皇帝心仪的这些能很好差遣的议政之人。

那么就诞生了这么一群皇帝身边的近侍组成的势力集团,中书这个概念最早其实是概括这些宦官组织的,顾名思义,就是皇帝身边的中朝近处的人,日常负责一些刀笔工作,替皇帝复写政令诏书,都是有的。

而成帝开始设置尚书员代替中书宦官,其实是官制上的一种进步。权责的分工更加清晰。而且这个时候是用士人阶层取代了宦官这样一个容易篡权的群体,执行中朝相关的事务。

只是在这个关节上,不幸被外戚势力掌握和利用了。】

【昆明池的鱼:小僮总结的不错。其实总是这样几股势力吧,皇权的周围伴随着:宦官、士人、外戚。

宦官以卑微下位的情绪价值获得一定的地位,士人因儒学作为国教的地位并加以掌握而获得共治天下的权力。

外戚则是因从龙之功,获得相对较大的权势,因为这种对帝王的帮扶在西汉这个阶段大多时候是定鼎作用的,数的出来的就有吕氏、卫氏、霍氏、许氏、史氏、王氏等等。

但在其他的朝代,有时是士人阶层有绝对的话语权,比如典型的宋朝的士大夫阶层,常常都能把天子家事搅个天翻地覆,到明代又有宦官集团几乎与士人阶层有时平起平坐,导致明代中后期帝王对这两部分势力都没什么信任。

当然大家也就发现,在这些势力集团中几乎不可能存在武官集团,这是被历代严重打压的一个群体,但作为旁观者来看,这些其他并不手握重器的权力阶层,一样具有倾覆王朝的力量。

所以皇帝这个位置上的人,永远是孤独的,因为不存在真正能与他成为统一战线的人,永远是伺机而动,适时而变。】

【气运之子邦:这一点的总结,朕觉得倒是很妙,不知你们现在这个时期,又是如何实现平稳统治的呢?】

【昆明池的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气运之子邦:WOW,很有意思的一句话。】

河平元年,成帝下了个罪己之诏,希望百官可以陈述自己在上执政的种种过失。

河平二年,沛郡冶铁发生爆炸的事故。

河平四年,山阳火出现于石头中。、

【昆明池的鱼:这几件事情的记载,尽管在史官的笔触里面是往谶纬暗示国运那个方向写作的。但是其实都是科技史方面的一些问题,只是在当时人的认知当中对这些现象不熟悉,从而感到困惑,以至于往一些玄学方面去联想。

沛郡这个事件在汉书中记载为“冶铁飞”,其实就是冶铁时容器内部压力过大,从而导致的爆炸,铁水飞溅。

而火出石中,也是非常好理解的一种现象,可能就是地层中煤层暴露,氧化后发生自燃。】

【上林苑的骆驼:而因为平民没有这些知识,便成为精英阶层控制社会观念的托辞和导火索,从而将这些事件与异端联系在一起,为国运衰微造势。

感觉任何年代,总有要做傻子的人,否则精英何以成为精英。】

阳朔三年,申屠圣等百十人杀了长官,盗取兵械,自称为“将军”,势力经过近九个郡县。最终被捕。

秋天,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死。

【昆明池的鱼:西汉末年的乱世似乎可说由陈持弓和申屠坚而起,展现了政治统治集权能力的衰微,很多节点上已经不受中央控制。

申屠圣是第一个起事的人,却也不是最后一个。

但是汉书原文写到这里,我们仍然没有看出是由于成帝自己的任何政令失误而导致社会局面崩坏。他和庸君之间还是有些距离的。

历史发生到这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已经不容一个人或者一个系统能去左右,所以我个人其实是比较敦信历史循环论的。当然在史观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有时候更是由于自己要议论的问题,而可以产生不同层次的史观,这一点我们就不再赘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