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茵弯着腰细看着书架上的书和摆设。她身后,于森正靠在椅背上在打视频。
大约是一上午都耽搁了,回公司后,于森叫来了人事部的丁维和资源部的曹谦文,关照丁维招人顶替姚晓晨的职位,又问曹谦文,在招新人前,能否兼顾一下姚晓晨的工作。曹谦文虽不十分满意这个提议,但终究还是点头说“应该的”。
丁维和曹谦文离开后,于森又跟项目部讨论了一下接下来的几个大项目。
这一下午,于森忙得够呛。
期间,端木茵把社长办公室从里到外彻底搜了个遍,末了不忘用余光注意着于森的一举一动。
说实话,她没看出来于森有什么不对劲。
没有杀人后的亢奋,没有怕被暴露的忐忑,什么异常的表现都没有。
她也没看出,对于姚晓晨的死于森哪怕有一丁点的愧疚。
什么都没有。
端木茵心里突然生出了点难受。
下楼的时候,她没坐电梯,而是选择了走楼梯。
站在五楼和六楼间的转角平台上,她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
她就是在这里咽气的。
云石地砖上,那滩因没擦干净血渍而留下的痕迹比两天前更淡了,淡到她几乎看不出来了。
她蹲下,指尖扫过那滩淡色。
于森最符合凶手侧写。
他沉稳冷静,做事严谨;
他是槐塘村案发生时,少数几个不在公司的人之一;
他知道六楼监控坏了,但不知道她走路不会看手机;
他是姚晓晨爱慕的人,是姚晓晨会维护的人;
他有机会知道姚晓晨对花生过敏;
也是有机会接触到胶囊瓶的人。
她突然有了个更大胆的推断。
七月半那晚,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她回头看了眼,她记得很清楚,于森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社长办公室在走廊的尽头,电梯间和楼梯间在走廊的另一端,所以于森要从办公室到电梯间或楼梯间,势必要经过翻译部办公室前的走廊。
但她不记得那晚有看到过于森从翻译部办公室前经过。
于森是在她离开后才离开办公室的。
她一直坚信自己的死亡时间是20点22分前,即,八楼的小祝第一次下楼的时间,而不是视频点赞的20点27分前。
小祝是和案件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牵连的人,比起其他人,她的证词最可信。
但她现在开始怀疑20点22分前也不是她真实的死亡时间了。
她应该更相信自己的感觉。
姚晓晨和她打招呼前她刚看过时间,那时候是19点57分。姚晓晨离开后,她很快完成了音频翻译。她自我感觉这段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那就意味着她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不会晚于20:10分。
20点16分,底楼的监控拍到于森下楼。
时间上正好符合。
唯一说不通的是20点27分的视频点赞。
但既然已经怀疑姚晓晨在目睹了她被推下楼后选择保持缄默,为什么不能再大胆点假设。
点赞视频的人不是推她下楼的凶手,小祝第一次下楼看到的黑影也不是凶手,而是在凶手离开后,从NANO SPEEDY手袋里找出手机,给视频点赞的姚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