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薇懒得坐车骑马了,她根据袁师的传音方位直接瞬移过去,不想竟直接出现在陛下面前。
在座诸位正在开御前会议,突然冒出个人来,不禁吓了一大跳。
裴薇也吓了一大跳,她不知道袁师在陛下这儿。她还以为袁师在钦天监。
李世民捂着胸口,开玩笑道:“裴爱卿,你这也太突然了吧!”
裴薇一边请罪,一边就要往外走,捂着脸羞道:“确实是臣莽撞了,还请陛下恕罪!我这就出去候着,让人通禀了再进来。”
李世民连忙招手,笑道:“快回来,快回来!朕恕你无罪!还有事找你呢!”
裴薇乖乖回来了,低头垂手,一副犯错的可怜状。在座的房玄龄、杜如晦、李道宗、李靖等人全被逗笑了。
李世民笑道:“好了,好了!你坐下,咱们说正事儿啦!”
旁边太监赶紧搬来一张椅子放在后面,裴薇告谢后坐下。
李世民言归正传,正色道:“东突厥的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突厥骑兵进扰河西,虽然肃州守将张士贵、甘州守将张宝相坚壁清野,利用城池挡住了。但多年来,突厥屡屡犯境,蹂躏百姓,甚至太上皇当年都迫于无奈向突厥称臣纳贡。但长此以往,实在不是办法。今天把大家找来,就是一起看看怎么办。”
房玄龄接道:“我朝立国不久,大举征伐,恐怕重蹈汉高祖白马之围的覆辙。征发百姓修复前代的长城、修筑堡垒巩固边防,这样做比较稳妥。”
李道宗马上提出反对意见:“长城万里,也挡不住匈奴的铁骑。还是汉武帝征讨匈奴,荡平漠北,方得边疆太平。此乃下策!”
李靖道:“近年来,突厥天灾人祸不断,颉利可汗并不因此而积德行善,反而更加暴虐,骨肉相残,臣看他离灭亡之日不远了。”
众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各持己见。
李世民不动声色,拿出代州都督张公谨的奏折,让裴薇读给在座诸位听。
张公谨主张扫清突厥,上面列出了“可取突厥而代之”的六点原因:
“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之人,是其一;
薛延陀等各部落均已叛离,是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