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攥着买来的报纸,回去的路上,郑立滢心里一直痒痒难耐,迫不及待想要翻阅。所以,回到家里,将东西潦草放下后,就拉着还想规整的李青苗进屋里坐下。当然,也没忘记喊上郑母。
“什么情况呀,这么火急火燎的,我东西都没弄完。”
被不断的催促着,郑母不情不愿地放下手里的活,抱怨着进屋,李青苗听到后在旁边很是赞同地点头。
“哎呀,好东西呢。”郑立滢撅起嘴,打开心心念念的报纸。
“诶!娘,嫂子,你们看,这居然是大哥的报社出版的。”她还特意指出给她们看,“这里,新民社!”
郑母凑上前,她年轻时被郑父手把手教着学过一些字,能看懂一些,“还真是。”
而李青苗则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跟报纸上的蝌蚪字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
瞥见儿媳的神色,郑母体贴地以自己为借口,“立滢,你给念念,这很多字我也不认识,而且看的我眼睛疼。”
“没问题,娘,我看看啊。”
郑立滢快速扫了一眼排在头版的时事新闻,又过了一遍连载的小说和锐评,见没什么重要的,就跳转到被讨论最多的民生版块。
看到占据不小的篇幅,她有些意外,还以为只有客人们讨论的吃喝玩乐呢,没想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面居然还挺多内容的,我给你们念念。”
郑立滢一边翻阅着报纸,一边用自己的话复述给两人听。
“第一篇文章是跟农业有关的,讲的是不同施配比例的氮肥对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章写得好专业呀,我要是照着念一遍,你们绝对打瞌睡。不过,这旁边竟然给配了小人图,有点意思。”
刚说完,郑立滢余光就瞥见身旁一左一右探过来的两个脑袋。她往后让出了位置,留给她们足够的空间翻看。
“这小人图蛮有趣的,形象生动,很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郑母微微点头。
李青苗却有些恍惚。她想起了前段时间郑立源和她讨论的内容,跟报纸上的相差无几。
于是,她拍了拍郑立滢的肩膀,“立滢,你看看这篇文章的编辑是谁?”
“嗯?”
虽然有些疑惑李青苗此举的用意,但郑立滢还是乖乖照做,眼睛扫到文章的末尾。
“!!!这居然是大哥写的!”
她难掩大张的嘴巴,惊讶的神色。
“哟?”郑母也坐直了身体,眯着眼睛,仔细看起这篇文章。
“还真是。”李青苗呢喃。
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她转过头,“对了,立滢,你有听见客人们讨论到这里吗?”
被这么一问,郑立滢仰起头,仔细回忆。
“好像……没有诶。”
“不过,嫂子,你别太担心,大哥写的很好,就是太专业了,普通人不会关注。”
“对,这种文章的受众不是我们,它的意义在于指导和帮助生产。”郑母也出声附和。
“我不担心,我相信他。”见郑母和郑立滢轮流出声安慰,李青苗笑着说出这句话。
事实上,她也确实不质疑郑立源的能力和才华,只是担心内容遇冷,郑立源会感到受挫罢了。
“好哦,嫂子,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郑立滢翻过另一面,“第二篇讲的是一个故事,主角名叫王大爷。有一天,他路过池塘,意外发现十岁的小明溺水,周围又没有其他人。于是,王大爷一把跳入池塘将他救起,但此时小明已经陷入昏迷状态。为了抢救小明,王大爷不断按压他的胸腔,直到他将喝入的水吐出,幽幽转醒。然而,由于在施救的过程中王大爷操作不当,导致了小明的肋骨骨折。随后赶来的家属因不想担负医药费,便当场要求王大爷赔偿。”
听到后半部分,李青苗皱起双眉,“这小明的父母真不要脸,王大爷救了他们的孩子,居然还向人家索赔!要是在我们村,会被唾沫淹的抬不起头,没脸呆下去。”
“别着急,嫂子,我还没说完。”郑立滢看到她代入感极强,仿若身临其境,忍俊不禁。
“报纸里说了,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责任。具体到这个案例中,首先,王大爷和小明素不相识,在没有救助义务的前提下不顾自身安危救助了小明,属于好人好事范畴。其次,当时小明已陷入昏迷,情况危急,再不施救就可能死亡,所以,王大爷进行胸腔按压是正当的。最后,在施救过程中王大爷不小心导致小明的肋骨骨折,是在救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情况。王大爷作为见义勇为的好人,不应到对小明的肋骨骨折承担赔偿责任,反而应当收到社会的表扬。”
耐着性子听到结尾,李青苗皱起的眉头才松了下来,郑母挺直的腰板也靠回了椅背。
“这故事还挺有趣的。你们年轻,没经过太多的事情,实际上在现实里,小明父母这种人比比皆是。之前遇到这种事情,大伙只能从道义的角度去谴责他们,约束力不是很强,有的时候,见义勇为的人只能自认倒霉。现在通过这个故事,大伙儿就能知道,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他们的要求是无理的,做好事的人可以义正言辞地拒绝这种恶心的反咬。”
郑立滢也点了点头,“确实,之前大家可能只模糊地知道‘不能杀人放火’‘不能偷盗’这种禁止性的法律规定,却不了解其他的法律条文,遑论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个故事倒是具有启发性。”
简单的几句讨论后,她再翻过一面,终于看到了一直想看的内容。
“啊啊,这就是客人们讨论最多的地方了。”
郑立滢有些激动,没有转述,而是一字一句地念出上面所写。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向你们推荐一个藏在城市中的自然宝藏——动物园!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当编者实实在在地踩在动物园的土地上时,才清晰感受到,动物与自然不再框限于书本里读到的沙漠或草原,而是真实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行走期间,你会忍不住感慨,每个生命都是奇迹,每个生灵都值得敬畏。”
读到一半,她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