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宜家宜室(年代文) > 第24章 饭团

第24章 饭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青苗夹起一个咬了一口,软糯的米饭混着春笋的清香,豌豆的鲜甜,以及咸肉的油脂,口感独特,层次丰富,让人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满是春的味道。

“嗯!很好吃!”

李青苗微微瞪大眼睛,有些诧异,是入口前完全意料不到的美味。

“绝对够拿出去卖了,只要尝了第一口,我想没有人会拒绝的。”

听到她如此高的评价,方叔和方婶激动地拉住了彼此的手,其他围观的方家人提起的心也能放回肚子里去了。

“哎,好好,那就好。”

“青苗……你看,你想收我们家的饭团吗?”

方婶两手互相搓了搓,期期艾艾地开口。

“嗯?你们不准备自己开摊吗?”

“这,我们家的人,你可能也或多或少听说过,卖酱香饼都卖不起来,哪能指望卖饭团就能行。”

他们倒是实在,揭起自家的短也毫不避讳。

“你们要愿意卖的话,我当然也收,只不过,这边出的价钱是多少呢?”

方婶和方叔对视一眼,鼓起勇气:“我们家之前商量过,打算卖一毛一个,你看?”

说完可能怕李青苗嫌贵了,忙补充道:“要是你觉得价钱高了,可以再谈谈。”

做生意这么老实的人家,说实话,李青苗还是第一次见。

虽说豌豆可以种,春笋可以挖,不计入成本,但是糯米和咸肉的价钱也不便宜,而且方家人下料扎实,一吃就知道,油盐没少放,卖一毛一个,赚的真心不多。

在她看来,方家做的这饭团,卖一毛多也有的是人买。

再说了,人家指着这门手艺过活,自己也不是什么奸商,便没有还价的必要了。

“方婶,这价格,我能收。”

“但是……”

方家人的高兴还没扩散开,心又提了起来。

“我这里有两种收购的方式。”

“第一种,是独家收购。什么意思呢,就是方家的饭团只能卖给我李青苗,当然,每个的价格我愿意提高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毛一分收下。第二种是非独家,饭团你们可以卖给任何人,但收购价就是原价。”

“你们看看是选择哪种?”

方家人顿时面面相觑,不知该做何选择。

而此前默不作声的方老爷子听了一耳朵后,心里有了决断。

“妮子,我们选第一种。”

“确定吗,方爷爷?万一以后饭团卖的很好呢?”

“不用想了,就是第一种。”

方老爷子拄着拐杖,摆了摆手。

“无论是哪种收购方式,只要饭团卖的越多,我们家的收入也会越多,只不过是多多少而已。但我们家的人,我这把老骨头清楚,憨厚老实,不善于计算,选第二条路,多出来的那部分,他们也不一定握得住。所以啊,还是安稳明白的路子适合他们,不求大富大贵,小康就好。”

方老爷子心里看得很明白。

他这番话说出来后,其余的人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纷纷点头赞同。

又侧面印证了他所作的选择的正确。

其实方家人选择哪种,李青苗都不亏,甚至第一种独家收购的方式是她所希望的。

“你们想清楚就好。”

“那方婶,明天就先请你准备一百个饭团,我先看看投下的水花如何。”

次日,来进货的人就惊奇地发现,郑家上新品了,而且还限量,每人只能拿二十个,先到先得。

出于对李青苗的信任,再加上这么个搞法,大家心里都想着,莫不是什么好东西。

所以,这款批发价一毛三,固定售价一毛六的笋丁饭团很快就被抢光了。

来的迟了的人还同她抱怨准备的少了,自个连个影儿都没看到,弄得李青苗啼笑皆非。

等待总是显得格外漫长,尤其是怀揣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

好在,长久积累的口碑让熟客们愿意尝试她家推出的新品。

这一尝,就不得了了。

饭团能征服李青苗的味蕾,自然也能征服顾客们的味蕾。

只要吃过的,就没有人不喜欢。

所以这一百个饭团还没来得及溅出多大的火花,就被一扫而空。

进货的人一看如此好卖,可不得争相让李青苗多备些货。

自此,笋丁饭团,一炮而红。

新品的成功让周遭的其他邻居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居然还能这么操作。

所以,一时间,每天都有人邀请李青苗去家里做客。

恰好,尝到了甜头的李青苗也有心做个季节赏味系列,搜罗限定的春季美味,既能帮助大家多条财路,也能打造自己的口碑,又能给顾客带去享受,一举多得,何不乐哉。

两方一拍即合。

因而,李青苗这段时间都忙碌在选品的事情上,对穗穗的成长难免有些忽略。

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孩子能说的词汇越来越多,小胖腿也有了力气,喜欢时不时地扶着桌腿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娘!抱抱!”

忙碌的母亲得空陪他玩耍,穗穗开心极了,扶着父亲的手站起来后,便“过河拆桥”甩开,朝她张开双臂,小脚一垫一垫地往前倾。

赶在他摔倒之前,李青苗快步把他抱了起来,贴上孩子幼嫩的脸颊。

原来,穗穗已经能清晰地喊“娘”了,学会了很多新的词汇,还能自己站起来。

真是错过了很多的瞬间。

要说遗憾吗,那肯定是有的,但要说后悔,那也是不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