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失忆后成了死对头的王妃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几个小国意欲从中汲取经验,顺便与大齐国套近乎,待来日机缘一到,驾轻就熟。

毫无疑问地,史书将会为这场难得的宴会,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戟王一身墨朱青骊锦袍,上头绣着狻猊与睚眦,腰束八连环佩,挺拔傲立,绝艳睥睨。

如今大臣们皆道,说三皇子成亲后,似乎长进不少。

曾经的征北将军顾绍秋,是戟王年少时的武功师傅。他一面抚着灰不溜丢的长须,一面对戟王赞不绝口。

在顾绍秋眼中,三皇子这矫健高大的身躯,分明是建功退敌的好苗子,皇帝越老越不长眼,竟将他的好徒弟困在软唧唧的宫殿中,不让他去西边戍守边疆,着实浪费一颗苗子

将整副心思放在戟王身上的,另有一人──

关河郡主。

关河郡主出身北境第一世家,自小与父母一起在北境戍边,她从小受宠,是不折不扣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世家小姐。

往昔戟王还炙手可热时,关河郡主曾经与戟王议亲,可戟王中箭落马后,家族索性切断这桩可能的姻缘。

关河郡主虽扼腕难过,却也不得不听从双亲。

此時关河郡主见戟王外貌不减当年,甚至更加艳美绝冷,矫健挺秀,一双眼简直要看直了。

戟王本就是容貌最出挑的皇子。放眼王公贵族子弟,无人能敌得上他的美色。

不仅如此,戟王年纪虽轻,却老练世故,吏事精明。若不是贪墨案,戟王的声望,八成可与太子平起平坐。

哪轮的到四皇子上来台面争锋。

不过,人生美妙之处便是不期而遇的峰回路转。

此次戟王功成,若她再去向双亲表明想嫁给戟王的意愿,兴许他们不会再阻拦。

她关河郡主自小享尽荣宠有贵人运,嫁男人,当然也要嫁个最鸿运当头的。纵然戟王已娶妃,可不过就是个小门小户的女子,略施手段逼她自请合离,让戟王改娶,还不简单。

这么浮想联翩之际,关河郡主的视线落在刚进大殿的戟王王妃。

迎面走来的王妃,一身华服翡饰,如梦幻妍影,如光晕罩身,精致脱俗地不似人间女子。

宫人们纷纷低语称赞三皇子妃,像王母娘娘身边服侍的女仙者。

戟王更是在三皇子妃一入殿,便熾烈地望著王妃。

他想起前一夜王妃在水裡做的壞事,想起那自腹底升起擴散至全身的顫慄,不由露出幾分艷色。

关河郡主眼露忌妒。

三皇子妃装扮是装扮的不错,长相也可以,一头乌发欠卻缺礼数。松松挽就,不见任何一丝珠光贵气。

当宫廷是酒肆欢场?

关河郡主端得高贵得体的脸庞,流泻出一丝鄙夷的神色。

却很快又抹去。

一场宴会,出席先后顺序,也是角色重要性的呈现,最重要的人物必得最后出场。皇帝皇后与两位船主成了最后坐定的人。

这几年,大齐国北征军虽然在与北边方国的战争上节节退败,但在中土广阔的大地上,大齐国三世君主秦定邦仍然是说一不二的霸主。

皇帝老头一旦坐定,意味着宴会正式开场。

他举起九连玺玉盏,面朝大殿上众人,高声道:"今日,乃我朝与东海国的重要日子。承蒙诸位捧场,不辞千里远到。孤在此谢过各位。"

牧荆缓缓起身。

皇子公主们,后妃,所有人无一不向大齐国最有权势的男人,以及两位船主举杯。

一杯饮毕后,皇帝侧身和糜爪冬寒暄:"糜船主,犬子这几日费尽心思,准备这场宴会,等会你可得赏光。"

牧荆坐在不远之处,耳力好的她,清楚地听见这几句话有些失笑。

整个大齐国,也只有皇帝会称戟王为犬子。

糜爪冬行东海国的礼仪,双手交叉于胸前,恭敬地道:"大王客气了。我等冬方蕞尔小国,有幸登大齐国丝竹大堂,此乃糜某的荣幸。"

高雅贤慧的皇后,也礼貌性地向也如姜敬酒。

也如姜是个安静沉稳的,闲聊几句后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干脆默默啜饮美酒。

皇帝嗓音甚有威严:"来人,给也船主和糜船主看看,大齐国最风雅拔尖的歌舞丝乐。"

矗立在皇帝身旁的戟王听此,神色自若地拍两下掌。大殿尾端,很快便传来整齐又细碎的脚步声,所有人皆望向声音传来之处。

那是太乐府最得意的作品──

九州大地上乐器最齐备拔尖的乐队,乐技高超,无人能及,连同太乐府临时自民间精挑细选来的歌伶,五十名乐工,身姿昂扬地站在大殿中央。

这是帝国目光最深刻挑剔,最众所瞩目之处。

很快地,歌伶们便吸光众人目光,他们舞步轻盈如碧柳,缠带自在飘移如飞花,嵌缀在柳绿萝衣上的珠饰,星星闪闪,光点轻闪摇动,恰似天末残星,又似流电明灭。

丝丝入扣,蛊惑人心。

糜爪冬看得两眼发直,他侧头对皇帝赞叹:"大齐国不只丝竹技艺出彩,歌舞亦是一绝。"

皇帝抚须,得意地道:"糜船主别急,这才刚开始。"

很快一曲舞毕,歌伶们似雪花落下,徐徐退下,接下来,轮到乐工们大展身手。十来种乐器配合得当,天衣无缝,奏一曲天籁之音。

左一响磬与鼓交错迭起,右三响铙与钟并奏共欢,之后隐隐添入低鸣呜咽的排萧。最后琴瑟横刀出世,划下干戈相击、珠玉落盘的空亮声响,结束酣畅热烈的一曲。

众人起身高声叫好。

糜爪冬手都要拍断了,转头对皇帝赞不绝口:"大齐国真是人才济济,今日一见,方知我见识浅薄哪!"

皇帝圣心大悦,看向温贵妃,顺手推舟道:"这都是犬子还有温贵妃的功劳。"

温贵妃抿唇微笑,甚是谦虚:"糜船主,这才到一半呢,好不好得看到最后才知道。"

皇后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关河郡主靠了过去,搂住皇后手臂,亲昵地撒娇:"三殿下定不负众望!"

皇后是个精明人,一听便知郡主在想什么。她便似笑非笑地,看向戟王。

只见戟王长身玉立,龙章凤姿,却淡漠地垂着眼。他一门心思都在乐工的调度与行进。

也如姜亦瞥了眼风华无双的戟王,在心里默默地纳闷着。传闻都说三皇子狂放不羁,行事不循常理,可三皇子将这场盛宴操办得升平有序,仅仅费了十日。

俨然人才。

大齐国君王既然有子如斯,为何这几年要将他软禁在宫廷?不过,听皇帝的口气,戟王摆脱软禁的日子,应该也不远。

这便是刘贵妃与四皇子,始终默不作声喝闷酒的缘故吗?

值此时刻,戟王脚步沉稳地步至皇帝面前:"父王,下一曲奏的便是合欢散。"

皇帝摆摆手,懂老三的意思:"去吧,你去安排琴师。"

戟王转头使个凌厉的眼色,禁军立刻分出一小队,迈出大殿,保护那个即将担此大任的女琴师,此女身负重任,断不能在关键时刻出半点差错。

皇帝也沉下脸,盯着女琴师进殿,绝不能让星宿堂,亦或哪个乱七八糟堂再来乱事。

牧荆闻声,面朝铁靴沉重脚步声传来的方向。

牧荆低声问木槿:"是谁弹奏合欢散?"

戟王未免星宿堂再来坏事,将替代赵玉面上场的人选,瞒得滴水不漏,连牧荆也不知是谁。

女琴师头戴帏帽,木槿只得眯眼细瞧。

瞧了一会,她从女琴师臂上挽着的琴瞧出端倪,肯定地断言:"是霍姑娘,霍如雪。"

霍如雪的琴,因为被主人过于勤奋地弹奏,走到哪都捧着,连如厕时也不避讳地捧着。

睡觉时也捧着睡。

于是,霍如雪的琴看上去便木漆严重斑驳,也没半点金穗点缀,朴实无华,不失为霍如雪独有的标志。

牧荆点头:"霍师傅资质不算最佳,却守本分,肯下狠功夫,是太乐府最勤练琴技的琴师,殿下倒是得了个合适人选。"

木槿没有回应。

因为她突然记起,星宿堂并不欲盛宴圆满,所以才会派了翼星来破坏盛宴,可谁知翼星竟然死了!

于是木槿犹豫了半晌,不知该不该祝愿霍如雪拔得头筹。

牧荆突然面朝前方,平淡地问:"木槿,你希望大齐国百姓,日子过得富足和乐吗?"

木槿愣了下。

牧荆浅酌一口,低低地道:"战争打了二十年,是因为两国军力不相上下。如果东海国愿与大齐国通贸,你觉得战争会不会结束呢?"

木槿低声地说:"肯定会。"

木槿又喃喃地道:"我希望大齐国不再有战乱,百姓富足,不再有人为奴,或是为了生计被破走上歪路。"

牧荆轻轻地叹气:"我的希望,与你没有太大区别。"

语毕,她没再说话,迳自斟酒。

木槿有些摸不着头绪,她没见过牧荆灌下如此多的黄汤。

牧荆的神色不只古怪了,还透着一股别样的哀伤。

木槿感觉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