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响,剪彩仪式完成,超市的收银有两个,都是村里在家带孩子的中年妇女,文化程度虽不算高,可经过培训也是能用的。
在蔬菜区和肉区打称的有一个,因为超市规模不大,目前维持超市营业的就三人,慕年给她们每人开了一月三千的工资,要是超市营业额一个月能达到三万,再给他们每人加一百的奖金。
忙活了这么一阵子,慕年整个人瘦了一圈,也黑了一圈。
为了方便出行,慕年花一万块钱在二手平台买了一辆汽车,五座车,车子中规中矩,不大不小,主要是好开,也不怕停在这乡下磕了碰了,耗油量低,产生不了什么很大的开销。
营业一个月后,超市的营业额超出慕年的想象。慕年以为至少要经历一两个月的冷淡期,亏个三四万才能慢慢回本,可第一个月营业额就超出了三万。
村里其实不都是老人家,还有一部分中年妇女在村里的鞋厂里上班,她们的老公大部分都种地或者去给工地包项目,她们带着没多大的孩子在村里上学,听说新街开了超市,起了好奇心没什么事就去逛。
逛了之后发现,超市的东西不贵,蔬菜都很新鲜,肉也不会像外面那样缺斤少两或者说想买一小块五花肉,人家絮絮叨叨的想让你搭着买一根排骨,方便极了。
邻村的,离b村不远的人来赶集看见这么大个超市也会和邻居说上一嘴,一来二去,b村有个大超市,且超市里东西齐全,日期新鲜,还经常搞活动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甚至有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乡镇里的人也会看新鲜,特意跑到新街来买东西。
慕年趁着超市慢慢有起色,开始自学经济学和经营学,在积累经验和学习专业知识的路上越走越远。
除此之外,慕年还会每月换新,比如零食区,生活用品区,他会根据电脑上那些东西的销售额,把卖得特别少的东西用新品替代掉,卖得好的,可以稍微搞搞促销,吸引顾客。
距离三支一扶的笔试越来越近,方微那几门课的成绩也能慢慢地稳定在七十分以上,他依旧稳扎稳打,刷题复习,温故知新。
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很快就随着树叶的消失而来临。
b村是个冬冷夏热的地方,慕年几乎时时都开着空调,才觉得不冷。
他看着方微刷题的手被冻得红红的,立马掏了三千块钱,给方微卧室装了个空调。
方微也尝试过拒绝,可对方却耍赖皮说,他今年要在他家过年。
慕年接受不了除夕在他家看春晚的时候,被冻死。
慕年成功把方微逗笑,并在方微家装上了空调。
超市的收益很稳定,除去进货和工人的各种开销,慕年一个月能到手差不多两万。
偶尔他也会花个几百块钱请在超市上班的大姐去饭馆里吃饭,过节也会从超市拿点牛奶,当做福利。
毕竟做生意以和为贵,内部和气,生意才能越做越好。
第一条路是走通了,可是按这个速度,慕年在一年内最多能挣个二十三万,离大虎嘴里的千万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