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盛宁姚华录 > 第22章 回村

第22章 回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宁直将如今他们查到的东西给浮光细细说了一遍。

浮光既是他的养母,又是宸妃的心腹,要是连浮光都背叛他,宁直觉得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可信了。

“陈州也?”浮光听罢惊道。

宁直:“也?”

“你可知十年前的那场大案?”浮光道。

“怎会不知。”宁直道,“柳州冒赈案。”

“十年前天降大雨,黄河决堤,柳州一片汪洋,朝廷命柳州知州开仓放粮,但…”

宁直答:“柳州的粮仓中没有粮食。”

“陛下震怒,你外祖宁宏受命监察赈灾官员,数日后却被发现自缢于柳州寓所之中。”

“柳州知州于寓所中搜查出赈灾银五千两,推测宁宏因收受贿赂而畏罪自杀。”

宁直自己补全了后面的故事,“宁府上下三十五口人因此或被贬官流放,被贬为庶人,宫中的宸妃生下一死胎后亦被打入冷宫。”

当年宁直查清此事的时候,无论是柳州知州,还是相关的一干人等早已作古,剩余的人也对那个垂垂老矣的查赈官员没什么印象了。

要说柳州冒赈案的真相,还得从大雍朝的税法说起。

大雍朝所实行的税法称为“租庸调”,每人每年需要上缴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布匹,且每年需服二十天的徭役。

上缴的这些粮食有部分会沿水路陆路送向部分产量少的地区,另一部分则会存入粮仓,以备灾年。

柳州官场沆瀣一气,又同当地的商人官商勾结。

柳州官府将粮仓中的粮食低价卖给商人,换得金银肆意消费,而商人们再将低价粮运走或是在当地高价卖出。

官府中有没有钱呢?有的。

但粮仓中已经没有粮了。

天灾一来,管你手里的是金子银子,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更何况这些银子是彻彻底底的脏钱黑钱,只能捂在手里,怎能捅到明面上?

柳州知州以五千两白银贿赂宁直的外祖宁宏,就是为了让他帮忙掩盖此事。

宁宏不从,便被柳州知州等人下毒害死,又作出自缢的假象。

跟在宁宏身边的,只有当时还只是一个工部小吏的幼子,宁桥。

宁桥跟着工部的前辈正在堤坝上忙着救灾抢险,听到老父死讯都是十天之后了。

柳州知州为掩人耳目,将宁宏匆匆下葬,此事不了了之。

“当年柳州,就如今日陈州啊。”浮光道。

“先是天灾,而后便成了人祸。”

“柳州上下不该没有聪明人,你可知为什么他们都不说话?”

“天灾来了农民就吃不饱饭,就会卖地,就会卖身为奴啊。”

“天灾晚走一天,就能多买一亩便宜的良田,多买一个青壮的奴隶。”浮光道,“你说他们怎么会想天灾走呢?”

“姨…”宁直抱住了浮光的肩膀。

宁直知道,浮光也是这些因天灾人祸被父母卖进宁府为奴为婢的。

浮光之前从来不跟宁直提这些,却不代表他不知道。

“那我更要去了。”宁直道,“若是遇上一个良善的主家,还能勉强苟活。”

“被活活打死,累死,整日凌辱的奴才婢女还少吗?”宁直道,“那样的人还算作是‘人’么?”

“好。”浮光拍了拍宁直的后背,“小姐少爷们,宏老爷都对我极好,我虽不悔…”

“我此去陈州,就是为了阻止万万千千的人像浮光姨一样被爹娘卖掉。”宁直道。

“…谢谢你,直儿。”浮光道,“我替他们谢谢你。”

“你要护好自己。”浮光一边收拾可能路上能用的东西一边叮嘱道,宁直回来的突然,她什么也没准备,只好把自己手头最好的东西都装进背囊里。

连宁直给她带的礼物都原样装了回去,让宁直在路上吃用。

“姨,不必太焦虑了。”宁直一样一样地把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移出来,“我此去肯定是跟着太子,吃他的用他的就成。”

“更要小心太子!”浮光听了更是紧张,她翻找一阵,往宁直手里又塞了一个小小的纸包。

“这是什么?”宁直奇道。

“这是鹤顶红,你自己收好。”

宁直歪头,“您想说的是丹顶鹤对吧?”

“鹤顶红。”浮光纠正道,“你从小生而知之,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能用得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